雷德尔很形式地和罗根握了手,然后走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后面,等罗根走到了门口正准备开门,他远远地说:“副总理阁下,请原谅我对政治的无知我之所以同意签署进攻命令,完全是处于国家利益和战略形势的考虑,并没有个人情感和政治倾向混杂其中作为国防部长,我的使命就是率领国防军诸兵种以及预备部队来对抗任何威胁德国的力量,哪怕要和所有国家为敌,我也不会有丝毫畏惧”
罗根半转过身,反问道:“以部长阁下的认知,德国已经拥有抗衡全世界的力量了?”
对于这个问题,雷德尔没有回答。
次日上午,国民议会紧急会议在议长汉克.迪尔瓦约的主持下召开,总统威廉.弗里克出席并进行了会前演说,他向国民议员们简单介绍了国防军全线进攻的决策考虑和进展情况。自从全面攻势发起以来,德军在不到30个小时的时间里彻底摧垮了苏军的边界防线,在拉脱维亚北部,在白俄罗斯东北部和东部,在乌克兰北部和南部,迅速突进的德军装甲部队成功将数十万苏军部队分割包围,行动最快的第2装甲军已经挺进到了距离出发地有120多公里的战线,而德军控制战区的总体新增面积达到了近6万平方公里这样的战绩是自从1939年战争爆发以来前所未有的,而且从苏军的准备情况来看,这还算不上一场出其不意的突然进攻
仅仅一天多的时间,战场的局势就已经初步明朗化,在迪尔瓦约的巧妙带动下,国民议员们以190票对27票通过了旨在尽快结束对苏作战的议案,这也意味着由总统批准、国防部签署的进攻命令已经获得了国民议会的认可和支持。紧接着,内阁副总理汉斯.罗根向国民议员陈述了来自意大利、西班牙和罗马尼亚的照会——“欧洲经济一体化令欧洲各国害怕遭受经济侵略”,在这个有力的噱头下,罗根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预测了三国延迟参加或退出东线战事可能造成的后果,悲观的论断使得国民议员们对这项不久之前还得到众人赞成的方案有了新的看法。在此基础上,罗根还列举了沙赫特在多项国内经济决策上的“激进”手腕。毫无疑问,这些早有争议的决策确实损害了许多中小企业和经营者的切身利益,经过刻意渲染,这些弊端被人为放大了,甚至达到了不可接受的程度
“看看刚刚签署的《亚速尔宣言》,诸位,千万不要被字面语言所蒙蔽按照这项协议,我们的国有资本将源源不断地流往大西洋对岸,成为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资金源,成为壮大美**事工业的动力,欧洲的财力将在短短数十年内枯竭,我们将失去固有的活力,届时难道整个欧洲都要搬迁到北美去吗?”罗根手中挥舞着《亚速尔宣言》的文件,其实按照沙赫特的真正用意,战后的欧洲将进入一段相对平缓的经济恢复期,资金大量输往美国既能够避免欧洲出现通货膨胀,又能够趁着美日交战的机会侵蚀和占领美国资本市场,进而扩大欧洲资本在美国实业界的占有率,最终达到逐步扭转欧洲与北美长期以来此衰彼兴的局面,然而这种经济战略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实现,其中又可能因为国家策略调整而出现未知变数,所以短期之内是很难看到明显效果的,对于德国的普通民众和中小资本亦没有明显的益处
“不能让欧洲的财力陷入枯竭欧洲才是我们的家园”事先约定好的“托儿”们在议员席上高声呼喊。
“若是继续执行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策略,我们将失去昔日盟友的支持,我们将被迫从训练、装备并不充分的预备部队中增调五十万人前往东线,我们将被迫从原本供应给普通民众的物资中挤出一大部分供应前线,我们将孤立无援,即便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也没有人与我们共同分享胜利的喜悦”罗根极尽所能地鼓动者国民议员们的情绪,只为击败政治路途上最大的竞争对手。
“托儿”适时地起来高呼道:“总统先生,我们要求重组内阁”
威廉.弗里克面无表情地坐在位置上,看起来似乎很是哀伤和无奈,但真正掌控这一切的,恰恰是他这位已经风烛残年的老者。
“在军事上,我们完全可以独立击败苏联,因为我们拥有欧洲最强大、最精锐的部队,但是一个孤立无助的人,哪怕他剑术再高,也不可能登基加冕成为国王我们需要朋友,需要支持者和追随者,需要众人敬仰而不是一味惧怕、抵触的环境”罗根环视众人,他看到了群情亢奋的议员们,亦看到坐在角落里默不作声的雷德尔,国防部长受邀出席国民议会,但很显然,这里并没有他说话的机会——国防军总参谋部才是这部精密战争机器的发动机,这也是他当初之所以反对军事体制改革的原因,只不过由维宪派发起的这次改革来势凶猛,即便是总理沙赫特都没能扭转,更不用说破天荒担任国防部长的海军统帅了
狂热的声潮持续许久,当威廉.弗里克带着坚定的表情站起来时,议会大厅里很快变得鸦雀无声,人们知道,关键性的时刻到来了。
“鉴于国防军将全部精力投入东线作战,而德国在政治局势上又突然陷入孤立,不稳定的环境很可能再一次毁掉即将到手的胜利,我郑重提请国民议会,解散现政府内阁,组建战时内阁”
弗里克一字一句地说完,议会大厅内顿时一片哗然——之前有人喊着解散内阁,那毕竟只是少数人的言论。要知道新内阁组建不过三个多月,而且在沙赫特的领导下,在内政治理方面成效斐然,在外交方面也成功与西线最大的潜在对手美国和解,就贡献和过失而言,沙赫特这届内阁似乎并没有达到非解散不可的地步。
“安静安静”议长汉克.迪尔瓦约大声安抚着这两百多名来自社会各阶层的国民议员们,宪政时代的首届国民议会一改往常政客、军人居多的局面,企业家代表、科研人员代表以及市民代表占到了近三分之二,正因如此,许多议案都是在经过激烈讨论后方才得以出台的,因而这届议会也被人们称为“最能够代表国民意志的议会”。
等到会场好不容易安静下来,现年61岁的迪尔瓦约清了清嗓子,高声宣布说:“根据宪法规定,经由德国现任总统弗里克提议,现就是否解散政府内阁、组建战时内阁进行讨论和投票”
“我反对”民主党的主要骨干之一、普鲁士州内政部长萨特.维尔茨义愤填膺地站了起来,所幸这不是充满暴力的**时代,他要面对的也只是冷厉的目光而不是致命的子弹。
“即便内阁总理真的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国民议会也应该给予他一个辩解的机会,何况沙赫特总理的决策是对是错,我们现在并不能得出结论就这样宣布解散内阁,我认为是对宪法的亵渎,是对民主权力的亵渎”
由沙赫特一手创立的民主党不乏精兵强将,随之起身呼应的是巴伐利亚州总理斯特里德.埃森:“我也反对,坚决反对在沙赫特总理因公务离开本土的时候投票解散内阁,这简直是荒谬可笑的诸位,请看清这所谓提案的阴谋本质,无耻的阴谋”
罗根半转过身,反问道:“以部长阁下的认知,德国已经拥有抗衡全世界的力量了?”
对于这个问题,雷德尔没有回答。
次日上午,国民议会紧急会议在议长汉克.迪尔瓦约的主持下召开,总统威廉.弗里克出席并进行了会前演说,他向国民议员们简单介绍了国防军全线进攻的决策考虑和进展情况。自从全面攻势发起以来,德军在不到30个小时的时间里彻底摧垮了苏军的边界防线,在拉脱维亚北部,在白俄罗斯东北部和东部,在乌克兰北部和南部,迅速突进的德军装甲部队成功将数十万苏军部队分割包围,行动最快的第2装甲军已经挺进到了距离出发地有120多公里的战线,而德军控制战区的总体新增面积达到了近6万平方公里这样的战绩是自从1939年战争爆发以来前所未有的,而且从苏军的准备情况来看,这还算不上一场出其不意的突然进攻
仅仅一天多的时间,战场的局势就已经初步明朗化,在迪尔瓦约的巧妙带动下,国民议员们以190票对27票通过了旨在尽快结束对苏作战的议案,这也意味着由总统批准、国防部签署的进攻命令已经获得了国民议会的认可和支持。紧接着,内阁副总理汉斯.罗根向国民议员陈述了来自意大利、西班牙和罗马尼亚的照会——“欧洲经济一体化令欧洲各国害怕遭受经济侵略”,在这个有力的噱头下,罗根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预测了三国延迟参加或退出东线战事可能造成的后果,悲观的论断使得国民议员们对这项不久之前还得到众人赞成的方案有了新的看法。在此基础上,罗根还列举了沙赫特在多项国内经济决策上的“激进”手腕。毫无疑问,这些早有争议的决策确实损害了许多中小企业和经营者的切身利益,经过刻意渲染,这些弊端被人为放大了,甚至达到了不可接受的程度
“看看刚刚签署的《亚速尔宣言》,诸位,千万不要被字面语言所蒙蔽按照这项协议,我们的国有资本将源源不断地流往大西洋对岸,成为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资金源,成为壮大美**事工业的动力,欧洲的财力将在短短数十年内枯竭,我们将失去固有的活力,届时难道整个欧洲都要搬迁到北美去吗?”罗根手中挥舞着《亚速尔宣言》的文件,其实按照沙赫特的真正用意,战后的欧洲将进入一段相对平缓的经济恢复期,资金大量输往美国既能够避免欧洲出现通货膨胀,又能够趁着美日交战的机会侵蚀和占领美国资本市场,进而扩大欧洲资本在美国实业界的占有率,最终达到逐步扭转欧洲与北美长期以来此衰彼兴的局面,然而这种经济战略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实现,其中又可能因为国家策略调整而出现未知变数,所以短期之内是很难看到明显效果的,对于德国的普通民众和中小资本亦没有明显的益处
“不能让欧洲的财力陷入枯竭欧洲才是我们的家园”事先约定好的“托儿”们在议员席上高声呼喊。
“若是继续执行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策略,我们将失去昔日盟友的支持,我们将被迫从训练、装备并不充分的预备部队中增调五十万人前往东线,我们将被迫从原本供应给普通民众的物资中挤出一大部分供应前线,我们将孤立无援,即便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也没有人与我们共同分享胜利的喜悦”罗根极尽所能地鼓动者国民议员们的情绪,只为击败政治路途上最大的竞争对手。
“托儿”适时地起来高呼道:“总统先生,我们要求重组内阁”
威廉.弗里克面无表情地坐在位置上,看起来似乎很是哀伤和无奈,但真正掌控这一切的,恰恰是他这位已经风烛残年的老者。
“在军事上,我们完全可以独立击败苏联,因为我们拥有欧洲最强大、最精锐的部队,但是一个孤立无助的人,哪怕他剑术再高,也不可能登基加冕成为国王我们需要朋友,需要支持者和追随者,需要众人敬仰而不是一味惧怕、抵触的环境”罗根环视众人,他看到了群情亢奋的议员们,亦看到坐在角落里默不作声的雷德尔,国防部长受邀出席国民议会,但很显然,这里并没有他说话的机会——国防军总参谋部才是这部精密战争机器的发动机,这也是他当初之所以反对军事体制改革的原因,只不过由维宪派发起的这次改革来势凶猛,即便是总理沙赫特都没能扭转,更不用说破天荒担任国防部长的海军统帅了
狂热的声潮持续许久,当威廉.弗里克带着坚定的表情站起来时,议会大厅里很快变得鸦雀无声,人们知道,关键性的时刻到来了。
“鉴于国防军将全部精力投入东线作战,而德国在政治局势上又突然陷入孤立,不稳定的环境很可能再一次毁掉即将到手的胜利,我郑重提请国民议会,解散现政府内阁,组建战时内阁”
弗里克一字一句地说完,议会大厅内顿时一片哗然——之前有人喊着解散内阁,那毕竟只是少数人的言论。要知道新内阁组建不过三个多月,而且在沙赫特的领导下,在内政治理方面成效斐然,在外交方面也成功与西线最大的潜在对手美国和解,就贡献和过失而言,沙赫特这届内阁似乎并没有达到非解散不可的地步。
“安静安静”议长汉克.迪尔瓦约大声安抚着这两百多名来自社会各阶层的国民议员们,宪政时代的首届国民议会一改往常政客、军人居多的局面,企业家代表、科研人员代表以及市民代表占到了近三分之二,正因如此,许多议案都是在经过激烈讨论后方才得以出台的,因而这届议会也被人们称为“最能够代表国民意志的议会”。
等到会场好不容易安静下来,现年61岁的迪尔瓦约清了清嗓子,高声宣布说:“根据宪法规定,经由德国现任总统弗里克提议,现就是否解散政府内阁、组建战时内阁进行讨论和投票”
“我反对”民主党的主要骨干之一、普鲁士州内政部长萨特.维尔茨义愤填膺地站了起来,所幸这不是充满暴力的**时代,他要面对的也只是冷厉的目光而不是致命的子弹。
“即便内阁总理真的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国民议会也应该给予他一个辩解的机会,何况沙赫特总理的决策是对是错,我们现在并不能得出结论就这样宣布解散内阁,我认为是对宪法的亵渎,是对民主权力的亵渎”
由沙赫特一手创立的民主党不乏精兵强将,随之起身呼应的是巴伐利亚州总理斯特里德.埃森:“我也反对,坚决反对在沙赫特总理因公务离开本土的时候投票解散内阁,这简直是荒谬可笑的诸位,请看清这所谓提案的阴谋本质,无耻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