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李笠有些默然,己方出击的各队斥候已经和敌军斥候展开激战,伤亡不小。
能担任斥候的骑兵,都是个人素质出众的精锐,死一个,少一个,空出的位置,要花上几年才能补回来。
这些精锐,可都是他辛辛苦苦‘攒’下的,如能不心疼?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战场不一样了。
徐州以西是辽阔的平原,而砀县东北这座砀山,是大平原东边的唯一一座像样高山。
所以,李笠的‘摄像头战术’在大平原里失效。
斥候们无法躲在各个山顶、用望远镜远距离观察敌情,无法暗中监视敌军行动并从容把消息传向后方。
斥候们只能抵近侦察,那就不可避免与敌军斥候发生交锋,伤亡当然不会小。
齐军的骑兵众多,导致梁军斥候的侦察范围被挤压、缩小。
后果就是,李笠身处徐州堡垒群中,仿佛站在夜幕下旷野里一堆篝火旁,因为火光昏暗,所以只能看清周边几步内的情形,再远一些就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
他知道黑暗里有猛兽潜伏,却不知道对方的数量,以及可能何时发动进攻,也不知道对方会从哪个方向窜出来(东边、南边肯定不会)。
更不知道窜出来的是狼,还是虎豹。
这种‘睁眼瞎’的感觉,让李笠很不舒服,所以,必然要派出斥候刺探敌情。
但斥候的活动范围被齐军压缩,自保都艰难,遑论发现敌军主力的位置,于是李笠按照预案,率领骑兵主力出击,亲自实行战略侦察。
数千骑兵,各自分工,对徐州以西平原地区实行‘定向’侦察,数量优势足以驱散敌军游骑。
一旦发现敌军主力,或者摸各路齐军动向,便可视情况后撤,进行下一步应对。
或者,骑兵集结后发动进攻,展开决战。
这就是李笠的战术,他认为骑兵应该进攻,或者动起来,而不是缩在‘主基地’养膘。
但这样做也有风险,大量骑兵出击,动静必然不小,等同于黑暗中提着灯笼赶路,把自己的位置暴露给潜伏在黑暗之中的其他人。
能担任斥候的骑兵,都是个人素质出众的精锐,死一个,少一个,空出的位置,要花上几年才能补回来。
这些精锐,可都是他辛辛苦苦‘攒’下的,如能不心疼?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战场不一样了。
徐州以西是辽阔的平原,而砀县东北这座砀山,是大平原东边的唯一一座像样高山。
所以,李笠的‘摄像头战术’在大平原里失效。
斥候们无法躲在各个山顶、用望远镜远距离观察敌情,无法暗中监视敌军行动并从容把消息传向后方。
斥候们只能抵近侦察,那就不可避免与敌军斥候发生交锋,伤亡当然不会小。
齐军的骑兵众多,导致梁军斥候的侦察范围被挤压、缩小。
后果就是,李笠身处徐州堡垒群中,仿佛站在夜幕下旷野里一堆篝火旁,因为火光昏暗,所以只能看清周边几步内的情形,再远一些就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
他知道黑暗里有猛兽潜伏,却不知道对方的数量,以及可能何时发动进攻,也不知道对方会从哪个方向窜出来(东边、南边肯定不会)。
更不知道窜出来的是狼,还是虎豹。
这种‘睁眼瞎’的感觉,让李笠很不舒服,所以,必然要派出斥候刺探敌情。
但斥候的活动范围被齐军压缩,自保都艰难,遑论发现敌军主力的位置,于是李笠按照预案,率领骑兵主力出击,亲自实行战略侦察。
数千骑兵,各自分工,对徐州以西平原地区实行‘定向’侦察,数量优势足以驱散敌军游骑。
一旦发现敌军主力,或者摸各路齐军动向,便可视情况后撤,进行下一步应对。
或者,骑兵集结后发动进攻,展开决战。
这就是李笠的战术,他认为骑兵应该进攻,或者动起来,而不是缩在‘主基地’养膘。
但这样做也有风险,大量骑兵出击,动静必然不小,等同于黑暗中提着灯笼赶路,把自己的位置暴露给潜伏在黑暗之中的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