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僮仆的服侍,能让地主及家眷们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所以他们一般不会离开舒适的庄园到城里住,除非当官。

    而各郡县的治所,城池规模不大,城内的常住居民,通常在册户籍也就两三千户。

    城池里除了公廨吏员、驻军及家属,多为工商业者、奴仆等脱产(脱离农业生产)人口。

    城池附近的农民,每隔一段时间,会将蔬菜瓜果、粮食布帛、木柴、猎物、草药等农产品带到城里出售,换取一些日用品。

    而离郡县治所较远地区的农民,会到附近商埠或者大村定期出现的草市、野市进行交易,用各种特产,换取日用品。

    平日,偶尔会有货郎挑着货担,将日用品贩卖到各地,因为农民的收入微薄,所以只会买一些便宜的小件日用品。

    所以正常情况下,工商业的发展,对于广大的农村地区并无太多影响。

    两淮是这样,其他大部分地方,也是如此。

    明显受益的地方,就只是建康这种大都市,以及各水路要冲,譬如广陵、湓城、夏口、江陵等商贸兴旺的城池。

    因为这里有大量富贵人家聚居,有能力吸收工商业发展带来的产品和“服务”。

    所以,调查结果表明,寒山生产出来的各类制品,除了某些物美价廉的日用品,譬如铁针,其实无法让两淮地区农民明显受益。

    之所以寒山的工商业兴旺,完全是因为位置好,水运方便。

    所以能把大量制品卖到淮、泗沿途城池,让那些地主、商贾、富贵人家“消费”。

    “简而言之,就是个字‘穷’,对吧。”李笠做了总结,张铤点点头:“对,负担太重,农民太穷了。”

    “因为两淮地区的消费能力有限,所以寒山的工商业规模会慢慢到达一个瓶颈,增...增量锐减,只能靠存量维持。”

    消费能力、增量、存量,这是李笠创造出来的名词,张铤觉得很好用,他的结论,就是寒山的畸形发展模式,或许会在数年后,达到瓶颈。

    作场里生产出来的产品,要卖得出去才能获取收入,当“市场饱和”,产品滞销,工商业的发展速度自然会放慢,规模无法增加。

    用工需求自然也升不上去。

    因为“消费者”的购买能力有限,所以两淮地区的“市场”,只能支撑寒山的工商业发展到某个规模,然后就进入瓶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