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她一直埋怨李笠为何总是犹犹豫豫,死要面子活受罪。

    可当这天即将来临时,黄姈却觉得坐立不安:大战爆发,后果无法预料。

    她不纠结大战的结果,因为李笠必胜无疑,但如此大范围的战争,后果不是李笠可以掌握的。

    黄姈有些担心:这场大战,会不会波及大量百姓?

    会不会导致一些宗室、地方牧守举州投敌,招来周、齐两国趁虚而入,使得胜利后的朝廷,面对的是残破江山?

    黄姈不知道,所以心中担忧。

    但是,她知道李笠不是孤家寡人,因为会有许多人,站在李笠这一边。

    。。。。。。

    “江夏王府,一切如常,未见异动,不过,江夏王定然会有动作,只是因为身处行在,不好行事。”

    “他应该不会慌,因为君侯在击败诸王之前,不会动他。”

    行宫内,大司马官署里,祖珽向李笠发表自己的看法,张铤要常驻宫中盯着,不能轻易离开,所以祖珽便承担起出谋划策的职责。

    李笠都督中外诸军事后,说自己是忠臣,已经不会有人信了,所以,该打就打,打完了,就清净了。

    现在,就等消息传出去后,外镇藩王们起兵。

    对方迟早是要起兵的,问题是在何时。

    祖珽可不是只会坑蒙拐骗的酒囊饭袋,他作为屡次作死但高欢父子都舍不得杀的人才,本事当然不小,做出以下判断。

    其一,诸王不会立刻起兵,因为事发突然,需要相互通气,以免自己起兵后应者寥寥,导致“木秀于林”。

    其二,诸王一旦决定起兵,必然要拉拢许多地方牧守,拉拢一些对李笠不满的群体,封官许愿,这需要时间。

    其三,即便这些宗室王侯下定决心,却未必敢贸然发兵,因为李笠“无敌”的赫赫战绩,有目共睹,故而无人有信心在战场上正面击败李笠的军队。

    所以,祖珽判断,宗王们极大概率采取的策略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