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觉得风险和机遇并存,才当机立断,上表请求守彭城。

    未来是做独当一面的方镇大将,还是坟头草高数尺,就看着这次冒险成功与否。

    。。。。。。

    建康,皇宫,皇帝萧纲正在休息,他接连几日向文武百官讲《老子》,精力消耗颇大。

    时局转危为安,但又有危机再来,让萧纲即是高兴,又是担心,哪里能放松身心。

    沔北地区烽烟不断,坐镇沔北的王僧辩,西拒魏军,东挡齐军,苦苦支撑之下,倒是勉强维持住局面。

    而司州刺史陈霸先,兵出义阳三关,佯攻淮西,迫使齐军分兵,沔北才得以东西兼顾。

    西面战事胶着,东面战事则捷报频传,官军不仅收复淮北失地,还攻下彭城,连续两次击败齐国援军。

    俘虏、击杀齐国重臣,战果之惊人,让萧纲大喜过望。

    他的儿子、南海王萧大临挂帅出征,收复淮北失地,虽然实际打仗靠的是诸将,但作为全军主帅,萧大临的功劳是少不了的。

    收复淮北失地,萧大临的声望与日俱增,总算是可以和江夏王萧大款一较高下,如此一来,萧纲算是放了心。

    他对皇太子萧大器没有什么不满,也不是觉得萧大款哪里不好,但帝王之家,父子、兄弟之间,关系总是会微妙些。

    用皇子掣肘皇太子,再让皇子之间相互掣肘,共担大任,此为帝王之术,萧纲如愿实现了自己的布局,自然高兴。

    而作为父亲,他当然希望儿子们个个成才。

    现在,萧大款、萧大临能有如此成就,将来,必然能够为兄长所用,出外可镇守要地,在内,能为新君左臂右膀。

    如此,萧纲就放心了。

    而两个儿子能有如此成就,不仅是麾下将士用命,也和一个人脱不开干系。

    那就是被萧纲赐字“维桢”的李笠。

    萧纲给李笠赐字“维桢”,含义是希望李笠成为国家栋梁,而李笠的表现,也有力地回应了他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