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看清楚了轨迹,才能做出应对:判断拳头的击打方向,以及手臂距离。

    当然,这得进行后续一系列的练习,把身体灵活性、协调性练好。

    经过长期训练的拳击手,可以做到任由普通人挥拳击打自己,而自己在不反击的情况下,完美躲避对方的每一次拳击。

    于是,李笠将其用在躲矛/槊训练上。

    而人在挥拳的时候,会有预备动作,只要察觉这些预备动作,就能提前预测对方的出拳轨迹。

    最简单的道理:要出拳打人,首先拳头得往回缩,也就是蓄力。

    挥拳打人是这样,持矛、槊攻击时也是如此。

    李笠参照后世拳击手训练方式,先当固定靶给人捅,克服恐惧,然后瞪大眼睛看持矛者的动作,尝试着预判对方的刺击方向。

    就这么被人捅了无数次后,他适应了,也有了经验,渐渐有了判断以及‘预知’能力。

    然后就是例行锻炼,增强力量,增强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既要能“眼疾”,也要“身快”。

    锻炼反应能力的方式,也和后世常见的拳击训练差不多,他没练过拳击,但在短视频流行的年代,接收的信息量很多,其中包括拳击爱好者的炫技。

    常见锻炼反应能力的方式,一是用弹力球,二是用旋转棍,所以李笠就拿来用。

    弹力球,就是头上戴着头带,头带的前额位置用牛皮筋系着个小球,牛皮筋的长度略小于臂长,然后双手握拳,向前方击打小球。

    击打力度越大,小球回弹速度就越快,如果反应不过来,很容易被弹回来的小球砸脸。

    至于旋转棍,就是一个竖着的立轴,下端是一个可以灵活转动的横棍,横棍的末端扣在立轴上,可以灵活旋转(水平方向)。

    练习时,用拳击打横棍前端,横棍受力,就会绕着立轴旋转,从另一个方向扫过来,这个时候,得将其打回去。

    就这么来回击打,击打的力度越大,回扫的速度就越快,如果反应不过来,手就会被回扫的木棍砸中。

    李笠就这么练,坚持练,练习成果,就是蔡全在一丈六的距离上,用二丈长的长棍捅(刺),怎么捅都捅不到。

    这么长的棍子,使用者拿在手中要捅人,预备动作很明显(相对而言),且速度较慢(相对而言),所以对于进行了高效训练的李笠而言,躲避起来较为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