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还有一个疑问一直萦绕在脑海里,那就是春秋时候的古人到底是不是出口便是“之、乎、者、也”,按照他以往触碰的史料,似乎都是以文言文形式记录的,然而,今天自他穿越过来一直到晚上,所碰到的事实又不是那么回事,这就让他困惑了,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等到他怀着迫切的心情翻到《百科全书》语言篇的时候,谜底马上就揭开了,原来文言文只是古代上流社会后来为了正式记录历史上发生的事件而采用的一种颇为正式的文体,普通的黎民百姓在口头沟通时,并不采用文言文。何况,吴越地区不同于中原各大诸侯国,这里地处偏远,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也逐渐形成了自家独特的文化、语言,吴侬软语的吴越语系就是便是其中的产物。

    虽然,春秋时代的越国语言与王浩前世所处的江南地区民间语言有比较大的区别,但大致也还能听懂。

    “不是使用文言文便好啊!”看到这里,王浩终于放下心来,重重吐出一口浊气。不然,让他天天见人张口就来“子曰、……乎?”,那不得舌头打结,口吐白沫吗?

    随后,王浩又从戒指中取出了那把传说华夏十大名剑之一的泰阿剑,仔细端详、把玩。

    该怎么形容这把名剑的外形呢?记得他生前由于喜爱历史,曾经前往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的绍兴历史博物馆,里面的展馆陈列着一把越王勾践剑的样本,两把宝剑的外表竟然出奇的相似,它们没有后世大唐以及其他朝代的宝剑那么长,持在手中也觉得很轻巧,光看它的外形,让人觉得其朴实无华。

    此剑通高55.7cm,宽4.6cm,柄长8.4cm,重量不到1公斤,从其本身纹饰来看,剑身以黑色菱形几何暗格花纹为主,剑格镶有蓝色琉璃和绿松石做装饰,剑首的内部则刻着11道细密的同心圆。它通体寒光闪闪,毫无锈斑,按照王浩的猜想,除了其本身做工精良,它之所以能千年不锈,必然是剑身经过了特殊处理,再配上黑色木质剑鞘,基本做到了与外界隔绝。

    根据文献,此剑出自越国铸剑大师欧冶子,一代铸剑开山鼻祖式人物,传说欧冶子奉越王允常,也就是勾践的老爹之名,一共铸造了五把名剑,这五把名剑一经问世即名满天下,它们分别是:巨阙、鱼肠、胜邪、纯钧、湛卢。其中,鱼肠和巨阙均是短剑,湛卢和胜邪最终到了吴王阖闾手中。

    泰阿剑,又名太阿,亦属华夏古代十大名剑之一,它是越国欧冶子和他的女婿—吴国铸剑名师干将联手所铸造。

    史上多有文献记载之,例如:《战国策》记载“韩卒之剑戟……龙渊、太阿,皆陆断马牛,水击鹄雁,当地即斩坚。”

    关于王浩手中这把太阿剑的传说和故事源远流长,它的制作过程也颇具传奇色彩,直至两千多年后的后世依旧为人所津津乐道,更因其锋利无匹,神秘莫测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天下“第一剑”。

    泰阿剑在华夏古代十大名剑中排名第三,被称为:威道之剑,只有依靠持剑之人内心之威,方可激发出其威力。昔年,欧冶子尚未铸成此剑,而其剑气早已存于天地之间。

    根据《越绝书》记载,春秋时期,诸侯霸主—晋候听闻楚王得到了太阿,索要不得率领大军攻楚,一路长驱围困楚国国都—郢达三年之久,就在楚都粮草告罄,危在旦夕,楚王准备引剑自刎的千钧一发,一团磅礴剑气激射而出,城外瞬间飞沙走石,遮天蔽日,似有猛兽咆哮,晋军兵马大乱。片刻之后,晋军一边旌旗倒地,血流千里,全军败退。

    事后,楚王召来楚国着名相剑家—风胡子询问原因,其曰:太阿乃是一把威势之剑而内心之威方为真正威,大王身临逆势而威武不屈,此为真正的卓越表现,正是大王内心之威,才激发了太阿的剑气之威!

    公元前318年,楚国名将,西楚霸王项羽的祖父项燕率军与赵国作战,大败赵军。此后,太阿宝剑成为楚国的镇国之宝。

    到了战国末年,随着秦皇扫六合一统天下,这把王者威德之剑也辗转流落到了秦始皇手上,成为其佩剑,始皇帝嬴政对其甚为喜爱,乃至于其死后,也将太阿作为陪葬品埋入了地宫,此事《史记.李斯列传》内有所记载。

    秦朝灭亡后,楚汉相争,项羽火烧阿房宫,传闻其盗走了地宫的宝物,用十万人力之众也没将地宫中的宝物拉完,便重新关闭了地宫的机关,并画下地宫地图,并委托当时着名的铸剑大师—欧冶公将太阿一分为三,重新铸造得逐日、奔月、追星三剑,地宫的地图也被分为了三份,分别被藏于这三把剑之中。据传言,唯有聚齐三把剑,方可拼凑出完整的地宫地图,找到宝藏所在。不过这只是民间传说,不足为信。

    《汉书.福梅传》曰:倒持泰阿,授楚其柄。指倒拿着剑,把剑柄给给别人。比喻把大权给别人,自已感受其害。

    关于太阿的传说,后世文人墨客纷纷吟咏: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云:“太阿宝剑依法追究,千里澄江似练。”,南宋诗人陆游《秋叶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云:“太阿倒持凭君试,为问江头早晚潮。”这些句子都展示了泰阿剑的辉煌地位和神秘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