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的三月二十一,都是学子们鱼跃龙门的大日子。

    三月十六那日,一辆青油布马车缓缓驶入京城,沈宴姝撩开车帘看着大街上的繁华,欣喜得满面通红。

    “阿娘,哥,你们快看呐,这大街可真宽,够咱们这马车十几辆并排齐走呢。”

    听着女儿兴奋的声音,肖氏也很高兴,只是这一路走得太久,她身体很不适,头也晕晕的,此时正靠在儿子肩膀上歇息。

    “你别一惊一乍的,跟没见过世面似的,仔细让人笑话你。”沈宴知笑道。沈宴姝松下帘子,回头调皮的吐了吐舌头,“阿娘,这京城的大街这么宽,大夫的医术也肯定比别的地方好,咱们先找个医馆,好好给阿娘给看看病吧。”

    沈宴知点点头,笑道:“这还像句人话。”

    “我已经长大了,而且以后也是要在京城过生活的,可不会这么不靠谱。”

    “行行行,知道你长大了。”

    母子三人向路人问到了一间医馆,兄妹二人先带肖氏去看了病,大夫开了些药之后又送沈宴知到考场报道。

    一通忙下来,太阳都快下山了。

    三人一商议,先找间客栈住下,然后再找房子搬。

    肖氏在王家镇附近生活了大半辈子,心绪平和也没什么争劲儿,对京城的繁华也就看个新鲜,并不觉得有什么好奇。倒是沈宴姝看着这也惊那也讶,也不知挨了沈宴知多少脑瓜嘣。

    来京城赶考的人都要住‘永升’客栈,不为别的,‘永升’这名儿意头好啊!

    沈宴知不在乎,但肖氏介意,她也想自家的儿子能有个好的开始。

    沈宴知拗不过阿娘,便扶着她下了马车,随妹妹沈宴姝一起进去住店。

    一进店门,我的个乖乖,大堂里人满为患,那楼梯靠右侧还挂着垂幅,上面写着几个人的名字。瞧着那些人名陌生,也不像名人的名字,沈宴知便拉着跑堂的小厮问了问,“小二哥,那些垂幅是什么意思?”

    小二哥笑道:“公子是头一回到京城赶考吧,那些人名都是今年最大的热门,极有可能出个状元呢,所以挂垂幅那面墙又叫状元墙。我们这‘永升’客栈可是出过六个状元的,厉害吧。”

    小二哥满脸的骄傲。能不厉害吗?要不然怎么那么多人都来住‘永升’客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