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无法加载

    “哦?这么说,过去的核电站试验场,说不定就在昆仑山脚下?”许正阳陷入了沉思。

    “对头。”爱美神点头应道,“他们可能正好借用了些当地鬼神的传说,用那些禁忌地来唬住周围的牧民,这样保密和安全都有保障。”

    “你提的是七十年代以后的事,那螳螂人的事可是六十年代初,这俩能扯上关系?”

    “不,我倒不这么看。”李副官摆摆手,“我觉得两者间必然有联系。”

    “从我们现在查到的情况来看,一九六二年昆仑山的螳螂人事件,探险队就遇上那么一只,所以好多人怀疑那是编出来的故事。后来的十年里,也没哪个探险队在那片找着啥。”

    “可到了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咱们得到的螳螂人样本多了,目击者也说看到了不只一两只,有的说是一窝,甚至是成群的!”

    “你的意思是,一九六二年探险队遇到的可能是最早的一代螳螂人,或许是受到了某种核爆炸能量的影响才长成那样......”许正阳推断道,“但核爆后的废料对它们的影响有限,不持久。所以接下来十年没啥发现,因为没能源让它们繁衍壮大。”

    “到了八十年代,核电站的研究人员一来,带进来的核原料不断,这才影响到了地下生物。”

    “对头。”李副官赞同地点点头,“我对西疆那块儿特别研究过,特别是它的沙漠戈壁和荒漠生态。”

    “核电站试验基地要减少污染,肯定会选人烟稀少,连鸟兽都不多见的沙漠深处。”

    “是啊,这样一来,动物变异的可能就小了。”许正阳附和道。

    “可我查到,西疆有种虫,叫沙漠螳螂。”

    李副官翻出一本图册给大家展示。

    “沙漠螳螂是种小型的地上螳螂,公的也就两厘米左右,母的稍大些,也就三厘米上下。”

    “它们身上有保护色,藏在沙子里很难让人察觉。”

    “跑得飞快,长长的中后腿能让它们尽量离热沙远点,耐得住沙漠的热。”

    “这品种的雌雄都没翅膀,全在地上跑,很少见它们上灌木丛。”

    “挺有意思的是,它们不像别的螳螂倒挂着蜕皮,是站着完成蜕变的。”

    “瞧这地上的生活习性和大眼睛,就知道沙漠螳螂反应快,狩猎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