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时欢迎。”

    程五这个时候忍不住问李逍,“刚才来时看到你院门口好多孩童,楚🂄玉兄说你家办了个家学,还免费收佃户家孩子入学,又收附近地主孩子附学🆇🍜,如今家学里有四十来号人?”

    “嗯,没错。”

    程五来了兴趣🃔,“请问三郎为何想着要办个家🛦学🝗🋏😙呢?”

    一般人办家学很好理解,家里有点钱财,然后想办法供子弟读书,可李逍办家学,却是让家中的佃户子弟来读书,还🈖♸🍊收附近地主家孩子附学,整个学校里,真正的李家人也就李逍的一个妹子在里面读书,这就未免太奇怪了。

    “读书很重要,我一直认为,其实人本质是没有什么区别的,没有谁天生就聪明些,也没有谁天生就愚蠢些,之所以有了区别,还是因为受到的教育不同。从没受过教育的人,就未免愚昧一些,而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就能了解更☦🁭🈿多,看的🌓⚓🐾更远,也能走的更远。”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千秋大计,教育为本🛦。”

    程五🍲🋾听了很意外,一个乡下小地主居然能说出这🝗🋏😙么的一番话来。不过文教这是朝廷官府的事情,一个乡下小地主哪里管的了那么多,未免管的太宽了些。

    “也不算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其🅽🌂🟠实办🙃学这个事情,做的好,是名利双收的,还能真正的让大家受惠,所以有利无害。”

    “可办学得花不少钱🇨🛅🚃吧,四🃄十多个学生,这一年下来花费得不少吧?”程五道,他虽说是将门子弟,可勋贵家的子弟打小也是要读书的,那是文🆇🍜武一起学。

    虽说有句老话叫穷文富武,可并不是说穷人就可以学文,而是说学武的话需要的条件得更好些,但学文绝不便宜。笔墨🐌⚆🏉纸砚哪个便宜了?请个先生也一样不便宜。

    况且,普通人读了书,也是很难出头的。

    朝廷虽每年有科举,但实际上科举跟普通寒门子弟没什么关系,每年的🗪科举有资格参考的考生,国子监占了很大一部份,各地州学县学学生占了很大一部份,最后一部份才是地方举荐的乡贡生。

    国子监里面的🃔学生虽多达数千人,可绝大多数都是勋戚子弟和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少数的非勋戚官员子弟,那也是跟他们有关系的🔃♨🊺地主豪强子弟,有几个是真正的穷人家孩子🌭🂓🎔?

    地方的州学县学学生也差不多,基本上都是地方士族🚯豪强子弟,再差也是地主家的孩子,没点关系,哪里进的了官学,官🈢学的名额可是有限的。

    每年剩下一点乡贡名额🛁,也很难轮到真正的穷人家孩子。

    就算得到举荐成为乡贡,可也只是能到达长安参加礼部试而已。大唐的科举一年一考,拥有秀才、进士、明经等几十🈖♸🍊个科目,其中秀才、进士科最贵,但秀才科有时几年才开一科,一科偶尔录一两个。

    进士🍲🋾科倒年年录取,可一年也就录个一🙃二十个。

    其它的什么明经、明算、明法等科,录的也不多,而且录中了的一般也🗪不会得到什么大用,多是被安排到各地衙门中担任小官小吏,很难升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