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经过这片漂亮的平地之时,河水并未变得混浊,依稀有几分雪山清水的姿色。草地、天空、河水,构成了一幅美丽多情的风景画。就在这动物思春的季节,黑雕军和西会州房当军三万多人马,竭尽所能地武装着自己,恨不得把敌手撕成碎片。

    这是一场能够一战定西北的大战,侯云策亲率大军参战。

    侯云策率领的黑雕军主力是久经考验的老黑雕军和独立军,军分为紧密结合的虎营、狮营和蛟营三大集团,三大集团呈品字形分布。这是侯云策根据新装备对雁行阵进行的变阵,称为“大雁待飞阵”。

    雁头是山宗元指挥的虎营,左翼是郭炯指挥的狮营,右翼是段无畏指挥的蛟营,左右两翼均藏于大雁身后,大雁还没有伸出两支翅膀,因此,取其意为大雁待飞。侯云策率领五百名亲卫居于虎营后部,算作是雁眼,在这个位置易于观察敌情,便于指挥三军。

    两军对峙之时,年轻力壮的“风之子”成为侯大利新座骑。这匹若尔盖战马比平常战马高大许多,似乎嗅到了大战的味道,不停打响鼻,用前肢踢打着长满青草的湿润地面。

    侯云策用手轻轻拍了拍风之子的额头,风之子才慢慢安静了下来。

    贺术海东和刘黑狗各带五十名亲卫紧紧跟随在侯云策身后,这一百人部使用的是党项竹牛弓,黑雕军和党项多次激战中,缴获了数百张竹牛弓。这些竹牛弓制作精良,射程和准确度都优于黑雕军长弓,因此,贺术海东、刘黑狗和他身后的神箭手都是手持清一色竹牛弓,配上精心制作的雕翎箭,专门用来射杀敌军将校。

    两军对峙,贺术海东、刘黑狗等人都把竹牛弓拿在手上,每人右手上还扣着三支雕翎箭,做好了迎敌准备。

    党项军吹起了一阵“呜、呜”的号角声,一队党项骑兵离开党项大队,快速向东南方向绕过去,直奔黑雕军左翼。

    侯云策身边十名传令兵向各营奔去。与此同时,信号兵也举起黑色防守令旗。

    各营接到命令后,摆出防守阵形。

    居于雁阵头部的虎营是战车营,黑雕军战车营按每车六人编制,需要配战车三百辆。灵州和同心城所有的木匠营分工合作,加班加点干,在整个冬季也只生产出来一百五十辆战车,其中最先生产出来的五十辆战车部安装了西蜀连弩。

    新式战车设计之初,郭炯见猎心喜,提出要在狮营中装备这种新式战车。侯云策却认为狮营是黑雕军中最精锐骑兵,若装备战车,反倒有些不伦不类,经过反复思考、权衡利弊之后,新式战车安放在虎营。

    虎营变成战车营之后,编制进行了相应扩大,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五百名属于西蜀连弩营,二是一千黄桦弩手,其标准装备为黄桦弩、长弓、侯家刀和一面步兵方形盾,三是一千陌刀手,这一千陌刀手部身穿新式战甲。

    一百辆战车主要目的是运兵和运粮食,以及在野外营时做为防护掩体。除了五十辆装有西蜀连弩的战车外,其他战车并不参加战斗。也就是说,两军交战的时候,黄桦弩手和陌刀手就是纯步军。

    为了增加步军防护能力,在每一辆战车的车厢里都放有两块木栅栏,这是简不凡设计的可快速折卸的简易拒马,平时放在车厢内,并不占车厢位置。而需要防守之时,两块木栅栏合在一起就是一个简易实用的拒马。

    黑雕军和房当军对峙的时候,虎营军士们已在车厢内把这些简易拒马安装安毕,听到摆出防守阵形命令之后,一百个简易拒马就迅速分四层摆在阵前。

    一千黄桦弩手站在拒马后面,迎击将要冲锋的敌军。

    由于黄桦弩张弦难度较弓箭要大,发射速度就慢一些,黑雕军将弩手编为三组:第一组瞄准射击,称为“发弩”;第二组张弦后处于待发状态,称为“进弩”;第三组张弦,称为“上弯”。当第一组射击完毕,就退为第三组,第二组则进为第一组,第三组进为第二组,如此循环不断,以保持射击的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