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无法加载

    “宋学士才堪经纬,素有贤名......”

    “朕决定,就由你来担任本次科举的主考官吧!”

    “开科取仕,乃国之基石,你务必要全力以赴,实心用事,多为大明选些可用之才!”

    打消了淮西派的妄想,朱元璋立马做出了决断。

    仅凭三言两语,就定下了主考官的人选。

    不知是早有预谋,还是临时起意。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众人的目光迅速游离,很快锁定在一道两鬓斑白,面容苍老的身影上。

    那人正是当朝翰林院学士,宋濂!

    说起主考官必备的几项条件,他几乎完全符合,无可挑剔。

    论人品,宋濂是德高望重的长者,温良敦厚,平时只埋埋头钻研学问,从不参与是非。

    论威望,他声名在外,早年四处传道授业,桃李遍天下,与叶琛、章溢、刘伯温三人,并称为浙东四先生......

    说是当世大儒,文坛领袖都不为过!

    论学识,他精通儒家经典,烂熟于心,乃是朱元璋钦定的五经博士,专门为太子朱标和一众皇子讲学。

    同时,还负责《元史》的编纂,可见功力深厚。

    论资历,更不用说了!

    满朝上下,文武群臣,很难找出比他年纪大的。

    何况,宋濂为人谦和守礼,老成持重,平时不温不火,和谁都能处得来。

    出身浙东一派,但和同僚们只有私下交情,从不搞拉帮结派,结党营私那一套。

    这也是朱元璋放心大胆,敢把主考官交给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