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怒的康熙就像是头被激怒的狮子,这时候无论是谁吸引了他的注意力,都有可能被他撕碎,从高处跌落,摔得粉身碎骨。
没人敢在这种时候招惹康熙。
可康熙心里的怒火不发泄出去,就一直会郁积于心,天长日久下来,脾气只会越来越不好,绝不会如某些人心中所愿,就此翻篇过去。
胤禛并不希望康熙将此事翻篇,于是同样在暗中调查太子被害的幕后真凶——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壮大,胤禛手上的粘杆处已经成长到了相当大的规模。而这些被他的粘杆处吸纳的人,大部分都只是不起眼的普通人,如街上的小摊贩,路边的小乞丐,甚至各家后院不起眼的下人仆从。
这些人看着不起眼,平时能接触到的消息也极少。
但当这样的人汇聚成了一群,并在胤禛的吩咐下四散入海,他们搜罗出来的讯息汇总之后,得到的线索可就比康熙用正常手段得到的,要多多了。
因为康熙的手段都是摆在明面上,只要有心,总能找到机会在里面安插进去一两个人,而这一两个人也不需要做什么,只是平时传递一些消息,遇上事儿的时候误导一下身边的同僚……
最后传到康熙手上的线索,自然就少了,甚至连正确率都没办法百分百保证。
但胤禛手上的粘杆处却不一样,这是完全独属于他的,且从未出现在人前,里面的成员根本不可能被人收买。
于是没多久,胤禛便得到了消息——
这位给太子送去福寿膏,意图让太子自己情绪崩溃,从而从储君之位上跌落下来的幕后真凶,是八阿哥胤禩。
细查的话,还能发现安郡王府在其中推波助澜。
胤禛犹豫之后,仍是让人暗中将消息传给了康熙。毕竟他的父皇正是春秋鼎盛的时候,若是知道自己手上有着一股足以威胁他的力量,只怕自己以后也会落得前世太子一般的下场。
只是胤禛没预料到的是,因为八阿哥胤禩如今还未自立门户,康熙直接将这桩罪扣在了大阿哥胤禔头上。
或者说胤禛预料到了,只是没想到康熙会这般武断,完全没有给老大一点儿辩解的机会——
虽说此事若能成功,最大的受益者确实是大阿哥,但以话本中的描述,显然八阿哥这般做的真正目的,并非是为了老大。
而且此时老大究竟是否真的知情,都是个未知数。
福寿膏虽然早在明朝时期就从海外传了过来,可因为数量稀少,这东西一直是以奢侈品的价格在上流社会流通。
没人敢在这种时候招惹康熙。
可康熙心里的怒火不发泄出去,就一直会郁积于心,天长日久下来,脾气只会越来越不好,绝不会如某些人心中所愿,就此翻篇过去。
胤禛并不希望康熙将此事翻篇,于是同样在暗中调查太子被害的幕后真凶——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壮大,胤禛手上的粘杆处已经成长到了相当大的规模。而这些被他的粘杆处吸纳的人,大部分都只是不起眼的普通人,如街上的小摊贩,路边的小乞丐,甚至各家后院不起眼的下人仆从。
这些人看着不起眼,平时能接触到的消息也极少。
但当这样的人汇聚成了一群,并在胤禛的吩咐下四散入海,他们搜罗出来的讯息汇总之后,得到的线索可就比康熙用正常手段得到的,要多多了。
因为康熙的手段都是摆在明面上,只要有心,总能找到机会在里面安插进去一两个人,而这一两个人也不需要做什么,只是平时传递一些消息,遇上事儿的时候误导一下身边的同僚……
最后传到康熙手上的线索,自然就少了,甚至连正确率都没办法百分百保证。
但胤禛手上的粘杆处却不一样,这是完全独属于他的,且从未出现在人前,里面的成员根本不可能被人收买。
于是没多久,胤禛便得到了消息——
这位给太子送去福寿膏,意图让太子自己情绪崩溃,从而从储君之位上跌落下来的幕后真凶,是八阿哥胤禩。
细查的话,还能发现安郡王府在其中推波助澜。
胤禛犹豫之后,仍是让人暗中将消息传给了康熙。毕竟他的父皇正是春秋鼎盛的时候,若是知道自己手上有着一股足以威胁他的力量,只怕自己以后也会落得前世太子一般的下场。
只是胤禛没预料到的是,因为八阿哥胤禩如今还未自立门户,康熙直接将这桩罪扣在了大阿哥胤禔头上。
或者说胤禛预料到了,只是没想到康熙会这般武断,完全没有给老大一点儿辩解的机会——
虽说此事若能成功,最大的受益者确实是大阿哥,但以话本中的描述,显然八阿哥这般做的真正目的,并非是为了老大。
而且此时老大究竟是否真的知情,都是个未知数。
福寿膏虽然早在明朝时期就从海外传了过来,可因为数量稀少,这东西一直是以奢侈品的价格在上流社会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