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谈判终成惠百姓

    谈判的时间在张小宝和王鹃刻意拖延下一天天的过去。

    吐蕃人到来的半个月后,一场覆盖面积非常大的大雪落了下来,翼州这里要不是路修的好,估计就会被封上,吐蕃那里也没好过,只有益州的地方仅仅落下点小雪花,还不等益州的百姓好好欣赏,就又转成了丝丝的小雨。

    可木及及这段日子中没闲着,又是找百姓尽量打听各种关于张王两家的消息,又是给当地原来那十一个衙门中的人送礼,让帮着想办法。

    百姓不怎么愿意搭理吐蕃人,如果不是过来谈判的,估计百姓们能把可木及及等人给撕了,在收到了礼品之后,才说说张王两家的事情,每个人说的都是好,夸张王两家的人。

    显然,这种夸赞不是可木及及想要了解的,他想从当地百姓的口中得到张王两家人关于造反的话,到时候就给张忠使坏。

    衙门的人收的礼物就更多了,可木及及送珍珠,送玉器,还送精美的金银饰物,送一次,对方就收一次,但一说到办事的时候,就满脸的无奈,说自己如何如何的努力,如何如何的被训,反就是没办成的意思,礼物也不给退。

    大雪落下的一刻,可木及及知道不能再拖了,自己那里现在想要挖草根都不容易了,只能又让人去找张小宝和王鹃,商量牲口换粮食的事情。

    张小宝也觉得时候差不多了,开始给出常的价格,相对的那种,把所有牲畜的价钱给压了五成,并只按照送过来之后的重量算,不是按头算的,还必须是活的,死的不要,谁知道是不是病死的,人吃了也得病怎办?

    粮食方面依旧只卖小米,说这个吃了对人好,坐月子的人就都吃这个和鸡蛋,价钱也非常大方地降到了四十文一斗。

    就在可木及及高兴的时候,张小宝又提了一个运费的事情,战争刚刚结束,吐蕃人总不能一下子涌进来一大批,需要在彭州的关外交接,这段路现在不好走了,下雪嘛,需要额外增加两成的运输费用,合四十八文一斗。

    这个价格已经是原来常时的三倍了,可木及及非常不情愿地答应下来,他怕张小宝和王鹃再突然翻悔,写好了也不知道有用还是没有用的字据,连忙派人回吐蕃去筹集牲口。

    左右一算,牲口运过来,需要花不少钱,粮食再运回去,还得花费许多,真等着自己吐蕃人吃到了,一斗粟的价钱估计得达到一百多文。

    可木及及还不清楚自己吐蕃的人能不能答应呢,翼州这里就开始贴告示了,收陈粮,只收粟,用陈粮换新粮,一比一点二那样换,也就是一斤陈的小米,可以换到一斤三两多一点的新粮。

    告示一处,得到消息,觉得运费划算的百姓都以为张忠疯了,有新粮,谁愿意吃旧粮,别人换的话是用来酿酒,用少的新粮换多的陈粮,张忠可好,调过来了,离得稍微近点的地方,就算是加上运费,也不过是少得了多出来的三两粮,好与原来的数量一样。

    可木及及也发现这个事情了,找到张小宝和王鹃说要换的是新粮不是陈的,张小宝把合同拿出来给他看,上面有这样一句话吐蕃愿意用符合大唐所承认的牲口具体标准与大唐换取相应谈妥价值大唐剑南道翼州及周边一定数量百姓往年中所余够吃后的存粮。

    别的话中,张小宝都按照现在大唐渐渐形成的习惯点了标点符号,这句话一个标点都没点,就是怕有人从中找毛病,为了保证不出错,在合同的最下面还写了此合同最终解释权归大唐方。

    可木及及看着那一行字,想了想,终于明白是什么意思了,当初说的时候,是说至少得留够大唐这里的百姓吃的粮食才能把剩下的与自己交换,毕竟有的百姓家中好有存粮,看字据的时候也是这样理解的。

    哪知道根本就不是这个意思,往年那不就是陈粮吗?原来是把这部分换给自己?那就价钱就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