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毫无疑问的接受了李言的提议,当即就开始了拟旨。

    “朕即位以来为政勤恳,俭以养德,奈何关内大旱……”

    “今朕以朝廷之名,向天下借粮,用以赈灾,凡借粮者,皆记于顽石,石立城下,三月后还之,粮归石方毁。”

    “若有捐赠者,记其名于碑,表其功绩,立百世而不毁,彰万代而不隐……”

    圣旨的内容自然比李言叙述的繁杂了很多,用了大量的修饰语句。

    李世民为了确保此次大旱能够顺利度过,甚至愿意为借粮者也立上一块碑,但这块碑却是会在三个月后等粮食还清便要销毁的。

    在李世民拟完圣旨之后,今日的大朝会也没人再讨论别的事情了。

    现在所有的官员及其背后的家族,都要回去好好的考虑一番筹集钱粮的数额,以确保不丢自家的脸面。

    ……

    早朝过后,这封借粮、筹捐的圣旨便贴在了长安城的城门旁,负责传信的将士也是飞快的前往了各地,开始宣布此番决议。

    “这朝廷要借粮?能还上吗?”

    “你傻啊,没看到圣旨上说会把数额记录在石碑上,等粮食还清之后才划去名字,销毁石碑么。”

    “等等!捐粮的人名字会永远刻在石碑上?姓名永世流传?这……嘶……”

    圣旨已经张贴,便吸引到了广泛的关注。

    很显然,没有人会拒绝此等诱惑!

    即便是平日碌碌无为的百姓,也想要抓住这个名传后世的机会。

    毕竟如今大旱的只有关内道,其余各地的百姓家中还是有多余的存粮的。

    “我捐五斤粮,借十斤!”

    “我捐二十斤!家国有难,我大唐儿郎怎能袖手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