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他刚刚回国,见了吕不韦十分愤恨,淳于越又是吕不韦安排的老师,嬴政自然不喜欢,多番捉弄,然而淳于越并不与他置气,而是一直忍受,悉心教导。
嬴政做太子的那三年,可以说是淳于越此生过得最辛苦的三年,他从来没想过自己一把老骨头,竟会被人变着法地折腾成这个样子,虽然不至于丧命,但也叫他认识到了顽皮的最高境界。
接着,嬴政继位,年少成为秦国之君,天下人看来,他是大幸,是站在云端。可淳于越看得出来,从继位那天开始,他是真正从云端跌入谷地。他性情大变,父王身死,母后不爱,太后压制,权臣把持。
多少个夜晚,他一个人坐在东明殿的幽幽烛火之前,夜读万卷,不知何时在桌前睡着了,醒来的时候,身上总是会多一件披衣。
渐渐地,嬴政发现这位老师,与吕不韦是完全不同的人。他虽然天性恶劣好戏弄人,可对于关心自己的人,他从来都不会故意出手戏弄,而淳于越,只因他是吕不韦派来的人。
可他知道,自己错了。
他没带任何仆从,只身一人第一次拜访了淳于越的住处。
与想象的不同,身为被秦相请入秦国为太子老师的齐国大儒,竟然住在一个极其简陋的屋舍之中。里面养了两匹马,茅草堆积,虽然简陋,但十分整洁。
他看到淳于越坐在屋舍内看书,伛偻的背影,却又坚硬挺拔,与周遭的环境格格不入,又好像浑然一体。那一天,他明白了何为真正的思想大家。
他走入屋舍,即便已经成为秦王,亦毫不迟疑地跪了下去,三年以来第一次,诚心诚意地向淳于越道歉。
这位老者不卑不亢,接受了他的道歉,从那之后,嬴政对他的态度一改从前,多加尊敬,不再戏弄。
他的老师是儒士,儒家的思想理论,自然是在天下影响颇深。但嬴政知道,即便如此,这样的理论绝对不适合于常年混战的中原,或许在许多年后,天下一统,四海安定,只有那个时候,儒学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他尤其看重法学,因为在乱世,唯有法可以强兵富国。淳于越虽然不认同法家学说,但也不曾在嬴政面前否定法学的用处,只是让他莫忘儒本。
登基后一年,嬴政已经下定决心真正与吕不韦展开正面争斗。为防牵连淳于越,他假意憎恨儒师,当众羞辱淳于越,对其避而不见,并将他打发回了齐国。
直到冠礼结束,直到吕不韦身死,嬴政才派人送信去齐国,向淳于越道歉。
在对吕不韦过往势力的清缴过程中,淳于越是唯一一个相安无事的人。
嬴政与这位老师的过往,似乎每隔一段时间便伴随着道歉。谁又能想到,这样一位至高无上的君王,会低声下气地同一个人屡次道歉呢?
他崇尚法学,并不代表他否定儒学,战乱纷繁的时代,百家争鸣,一种思想学说的出现,必然有它存在的意义。
惟愿他能承袭先代秦王的遗志,一举东出统一六国,平定天下。希望他合眼的那一天,秦国的天下,是以法为本的泱泱大国,亦是以儒为体的国泰民安。
嬴政做太子的那三年,可以说是淳于越此生过得最辛苦的三年,他从来没想过自己一把老骨头,竟会被人变着法地折腾成这个样子,虽然不至于丧命,但也叫他认识到了顽皮的最高境界。
接着,嬴政继位,年少成为秦国之君,天下人看来,他是大幸,是站在云端。可淳于越看得出来,从继位那天开始,他是真正从云端跌入谷地。他性情大变,父王身死,母后不爱,太后压制,权臣把持。
多少个夜晚,他一个人坐在东明殿的幽幽烛火之前,夜读万卷,不知何时在桌前睡着了,醒来的时候,身上总是会多一件披衣。
渐渐地,嬴政发现这位老师,与吕不韦是完全不同的人。他虽然天性恶劣好戏弄人,可对于关心自己的人,他从来都不会故意出手戏弄,而淳于越,只因他是吕不韦派来的人。
可他知道,自己错了。
他没带任何仆从,只身一人第一次拜访了淳于越的住处。
与想象的不同,身为被秦相请入秦国为太子老师的齐国大儒,竟然住在一个极其简陋的屋舍之中。里面养了两匹马,茅草堆积,虽然简陋,但十分整洁。
他看到淳于越坐在屋舍内看书,伛偻的背影,却又坚硬挺拔,与周遭的环境格格不入,又好像浑然一体。那一天,他明白了何为真正的思想大家。
他走入屋舍,即便已经成为秦王,亦毫不迟疑地跪了下去,三年以来第一次,诚心诚意地向淳于越道歉。
这位老者不卑不亢,接受了他的道歉,从那之后,嬴政对他的态度一改从前,多加尊敬,不再戏弄。
他的老师是儒士,儒家的思想理论,自然是在天下影响颇深。但嬴政知道,即便如此,这样的理论绝对不适合于常年混战的中原,或许在许多年后,天下一统,四海安定,只有那个时候,儒学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他尤其看重法学,因为在乱世,唯有法可以强兵富国。淳于越虽然不认同法家学说,但也不曾在嬴政面前否定法学的用处,只是让他莫忘儒本。
登基后一年,嬴政已经下定决心真正与吕不韦展开正面争斗。为防牵连淳于越,他假意憎恨儒师,当众羞辱淳于越,对其避而不见,并将他打发回了齐国。
直到冠礼结束,直到吕不韦身死,嬴政才派人送信去齐国,向淳于越道歉。
在对吕不韦过往势力的清缴过程中,淳于越是唯一一个相安无事的人。
嬴政与这位老师的过往,似乎每隔一段时间便伴随着道歉。谁又能想到,这样一位至高无上的君王,会低声下气地同一个人屡次道歉呢?
他崇尚法学,并不代表他否定儒学,战乱纷繁的时代,百家争鸣,一种思想学说的出现,必然有它存在的意义。
惟愿他能承袭先代秦王的遗志,一举东出统一六国,平定天下。希望他合眼的那一天,秦国的天下,是以法为本的泱泱大国,亦是以儒为体的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