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汐也坐在一边,小脸微红。她拉着锦朝的手小声问:“三姐虚岁才十三呢,就要先定下亲吗?”
女孩一般从十二岁起就有人上门提亲了。她们家情况特殊而已,顾锦朝是没人敢提亲,顾澜是嫌来提亲的人身份不够,她又不想做别人的妾室。所以两人都是及笄了还没定亲,倒是给了顾汐错觉。
锦朝想想也十分怜惜她,顾汐在母亲名下长大,郭姨娘根本不敢和她多亲近,怕就此惹了母亲不高兴。只是逢年过节做些东西送了她。母亲却分不出精力照顾她,她和顾漪都是嬷嬷带大的。许多事情嬷嬷不便说,或者不敢说,她们也就不知道。
母亲笑着看了锦朝一眼,算是打了招呼。又继续和顾漪说话:“你的事母亲平日操心得少,也觉得愧疚。你看看要是觉得这门亲事合适,我就和你父亲说一声,把亲事定下来……”
顾漪虽然性子沉稳,毕竟还小,脸通红地道:“母亲……我……我也不知道……”
她从没有听说过这个人,也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纪氏也是这个年纪过来的,自然知道她在担心什么,便侧头看了一眼徐妈妈,道:“不如我们让徐妈妈和樊三夫人说一声,将她侄儿带来给老爷见一见,你要是想看,就躲在帷幔后面……”
顾漪咬着嘴唇不说话,脸红得要滴血了。这样的事……她怎么做得来!
锦朝笑笑:“我看正好,樊三夫人如今还在厢房,不如我们立刻去找她说说。”
顾汐也点头附和:“……三姐见见也好!”她年龄小,总喜欢这样好玩的事。
顾漪不再说话,徐妈妈和樊三夫人说了,三天后她那侄儿杜淮就过来拜访父亲。
父亲准备在正堂见杜淮。
拜见那日,他三个女儿都在帷幔后面推推挤挤的,顾德昭见了一时苦笑道:“你们要看,也躲进去些罢……”
锦朝有些无奈,她是被顾汐拉过来的。旁边徐妈妈笑着不说话,她是帮着纪氏来看看的。顾汐倒是兴趣最足的一个,难得她这么高兴,她也不好说什么不合规矩的。反正没人看得到。
杜淮的拜帖很快就递上来了,顾德昭见他自称为庚侄,暗自点头……倒是十分懂礼节。
等人走进来的时候,身后连个小厮书童都没有。杜淮穿着一件十分精神的湖蓝直裰,腰上挂了一个双鱼纹白玉坠儿,人长得高挑俊秀,气度谦和。他又恭敬地拜见了顾德昭,顾德昭和他说制艺,考了他《春秋》,他答得虽不说十分出彩,却没有夸夸其谈,父亲更是满意了。
这一看顾漪也动了心思,这门亲就此定下来,选了日子交换了庚帖,又请了樊三夫人吃了一日酒,顾漪正式和杜淮定了亲。
宋姨娘听说这杜淮学问十分不错,人又长得俊秀的时候,她正在给顾澜做上襦,往袖口缝制蕉叶纹。
听了之后淡淡地道:“国子监监生三千余人,每次廷试能擢了庶吉士的多则百人少则十几人,多少监生年过半百都考不上,实在是算不了什么。还不如请他二爷捐一个小官,慢慢的往上做,有定国公家做依靠,不愁仕途没有进益。”
女孩一般从十二岁起就有人上门提亲了。她们家情况特殊而已,顾锦朝是没人敢提亲,顾澜是嫌来提亲的人身份不够,她又不想做别人的妾室。所以两人都是及笄了还没定亲,倒是给了顾汐错觉。
锦朝想想也十分怜惜她,顾汐在母亲名下长大,郭姨娘根本不敢和她多亲近,怕就此惹了母亲不高兴。只是逢年过节做些东西送了她。母亲却分不出精力照顾她,她和顾漪都是嬷嬷带大的。许多事情嬷嬷不便说,或者不敢说,她们也就不知道。
母亲笑着看了锦朝一眼,算是打了招呼。又继续和顾漪说话:“你的事母亲平日操心得少,也觉得愧疚。你看看要是觉得这门亲事合适,我就和你父亲说一声,把亲事定下来……”
顾漪虽然性子沉稳,毕竟还小,脸通红地道:“母亲……我……我也不知道……”
她从没有听说过这个人,也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纪氏也是这个年纪过来的,自然知道她在担心什么,便侧头看了一眼徐妈妈,道:“不如我们让徐妈妈和樊三夫人说一声,将她侄儿带来给老爷见一见,你要是想看,就躲在帷幔后面……”
顾漪咬着嘴唇不说话,脸红得要滴血了。这样的事……她怎么做得来!
锦朝笑笑:“我看正好,樊三夫人如今还在厢房,不如我们立刻去找她说说。”
顾汐也点头附和:“……三姐见见也好!”她年龄小,总喜欢这样好玩的事。
顾漪不再说话,徐妈妈和樊三夫人说了,三天后她那侄儿杜淮就过来拜访父亲。
父亲准备在正堂见杜淮。
拜见那日,他三个女儿都在帷幔后面推推挤挤的,顾德昭见了一时苦笑道:“你们要看,也躲进去些罢……”
锦朝有些无奈,她是被顾汐拉过来的。旁边徐妈妈笑着不说话,她是帮着纪氏来看看的。顾汐倒是兴趣最足的一个,难得她这么高兴,她也不好说什么不合规矩的。反正没人看得到。
杜淮的拜帖很快就递上来了,顾德昭见他自称为庚侄,暗自点头……倒是十分懂礼节。
等人走进来的时候,身后连个小厮书童都没有。杜淮穿着一件十分精神的湖蓝直裰,腰上挂了一个双鱼纹白玉坠儿,人长得高挑俊秀,气度谦和。他又恭敬地拜见了顾德昭,顾德昭和他说制艺,考了他《春秋》,他答得虽不说十分出彩,却没有夸夸其谈,父亲更是满意了。
这一看顾漪也动了心思,这门亲就此定下来,选了日子交换了庚帖,又请了樊三夫人吃了一日酒,顾漪正式和杜淮定了亲。
宋姨娘听说这杜淮学问十分不错,人又长得俊秀的时候,她正在给顾澜做上襦,往袖口缝制蕉叶纹。
听了之后淡淡地道:“国子监监生三千余人,每次廷试能擢了庶吉士的多则百人少则十几人,多少监生年过半百都考不上,实在是算不了什么。还不如请他二爷捐一个小官,慢慢的往上做,有定国公家做依靠,不愁仕途没有进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