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道五年前后,李肆曾将自行拟定的银元方案下发给计司和英华银行征求意见,核心是通行银元,“废两改元”,结果遭到汹汹反对。由此李肆才明白,这不是游戏,不是异界,是活生生的历史。
除开诸多细节上的问题,其中一项意见让李肆如梦初醒。反对者都认为,皇帝这是让英华币制全面倒向“外洋”,“废两改元”就要丢掉库平银制,而丢掉库平银制的代价,是让本土票行银行利益受损,让经营外洋业务,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服务的外洋票行获益。
这还涉及到了两派利益纷争呢,李肆心中凛然,沉下心来研究,终于有所心得,由此也回想起前世民国时代,民国政府推行“废两改元”的历史。
“外洋”问题,从明末开始一直到清末,在华夏经济发达地区,包括粤闽、江南,甚至湖广,“外洋”在银铜制之间又撑起了一个经济形态。从墨西哥来的西班牙双柱洋、佛头洋,来自荷兰的马钱,来自葡萄牙的十字洋等等外洋,将外向型工商和相关民人卷了进去,其社会信用也有了两三百年的积累。
清末的“龙洋”,以及民国的“袁大头”,基准单位都以双柱洋为标准,含库平银七钱三分或两分。但这并不意味着一枚袁大头就跟库平银七钱三分等值,实际的流通价值,那就得看袁大头的信用好坏。当然,一枚袁大头肯定比七钱三分银子超值,到底超多少,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变,银元和白银的“汇率”一直都在变动。
在清末民初,银元还只是流通货币,不是货币标准。不仅银两没在流通环节废止,在传统的金融帐目上,依旧用的是库平银制,即便是银元,也要折算为库平银的“两”。而新兴的银行,因为业务跟对外经济有关,都以银元为标准,帐目则以银元为基础。
显然,银行基本为西方资本把控,跟以“两”为标准的本土钱庄不是一个路数。
民国时推行“废两改元”,要以“元”为帐目标准,自此之后,中国货币从流通到帐目,整个环节都以“元”为基础,这个基础,这个“元”字,其实就是华夏自金融层面进一步丧失自我的历史写照。
民国时推行“废两改元”,正是本土钱庄和新兴银行之间的角力。冲突最剧烈之处在当时的金融中心上海。因为银两制还未废止,而且为民间一般商业来往所沿用,由银元到银两的折算业务由钱庄把控,票据结算还因为涉及银两,不得不由钱庄把控,而从事银元业务的银行居于从属地位。
民国政府为主导金融,干掉钱庄,大力推动废两改元,最终得偿所愿。从当时来看,确实是便利了金融流动,降低了金融业务成本,有利于社会进步。可放宽视野再看,干掉了本土钱庄后,中国的金融业就此被西方资本把控。
这其实就是一场标准之争,“两”和“元”无所谓先进落后,只是华夏被满清的儒法社会压制,以“两”为标准的本土金融,没有确立起自主统一的金融体系,没有产生出以“两”为单位的统一货币,在流通信用上弱于有统一流通标准的“元”而已,而“元”背后的历史,一路就追溯到了“外洋”身上。【1】
当时为推动“废两改元”,连马寅初这样的人都批判“两”为计重单位,不适于先进金融,是落后的象征。可英镑的“镑”最早也是计重单位,后来转为信用货币,确立了“先进地位”,怎么就没批判这个“镑”呢?
标准决定了食物链的地位,而标准的确立,又跟历史传承有关,一旦你接受了外来的标准,怎么也不可能再爬到食物链顶端。
李肆真要“废两改元”,高兴的就是那些从事银元汇兑业务,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乃至其他洋人服务的票行。因为老外用银元,要跟国内市场折算汇兑,得靠他们中介。现在英华也改用银元为单位,内外一体,他们因为业务成熟,就能握到主导权。
即便李肆不用双柱洋的标准,另行一套银元标准,但这不妨碍西班牙人有样学样。西班牙双柱洋很大程度上就是西班牙专门为大帆船贸易而铸造的银元,如果英华自铸银元,他们完全可以仿铸,由此减少汇率折算的成本。不止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不列颠人以及法兰西人都可以这么干。
此时英华还是贸易顺差国,往后很长一段时期,也都将处于巨大的顺差状态。而欧罗巴,特别是西班牙拥有丰裕银矿,到时候铸币权到底会握在谁手里?
再伟大的人物,也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否则将被历史淘汰。如果李肆穿越到民国时代,他也必须废两改元,因为“元”势力强大先进,已不可逆,而“两”势力羸弱落后。
但现在是英华时代,西方资本虽然崛起,华夏却相差不远,正在迎头追赶。想明白了这事根本的李肆,怎么可能自废武功?把自己的标准砍掉?容他人主导一国金融的根基?
此时李肆终于明白,英华的货币制改革该落在何处,那就是跟不列颠的“英镑”一样,将“两”从计重单位,推进到计值单位上,这个过程其实就是确立银本位的信用货币制改革。简单说,英华的货币改革,不能再经历单一贵金属货币阶段,而必须直接跨越到信用货币上。
除开诸多细节上的问题,其中一项意见让李肆如梦初醒。反对者都认为,皇帝这是让英华币制全面倒向“外洋”,“废两改元”就要丢掉库平银制,而丢掉库平银制的代价,是让本土票行银行利益受损,让经营外洋业务,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服务的外洋票行获益。
这还涉及到了两派利益纷争呢,李肆心中凛然,沉下心来研究,终于有所心得,由此也回想起前世民国时代,民国政府推行“废两改元”的历史。
“外洋”问题,从明末开始一直到清末,在华夏经济发达地区,包括粤闽、江南,甚至湖广,“外洋”在银铜制之间又撑起了一个经济形态。从墨西哥来的西班牙双柱洋、佛头洋,来自荷兰的马钱,来自葡萄牙的十字洋等等外洋,将外向型工商和相关民人卷了进去,其社会信用也有了两三百年的积累。
清末的“龙洋”,以及民国的“袁大头”,基准单位都以双柱洋为标准,含库平银七钱三分或两分。但这并不意味着一枚袁大头就跟库平银七钱三分等值,实际的流通价值,那就得看袁大头的信用好坏。当然,一枚袁大头肯定比七钱三分银子超值,到底超多少,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变,银元和白银的“汇率”一直都在变动。
在清末民初,银元还只是流通货币,不是货币标准。不仅银两没在流通环节废止,在传统的金融帐目上,依旧用的是库平银制,即便是银元,也要折算为库平银的“两”。而新兴的银行,因为业务跟对外经济有关,都以银元为标准,帐目则以银元为基础。
显然,银行基本为西方资本把控,跟以“两”为标准的本土钱庄不是一个路数。
民国时推行“废两改元”,要以“元”为帐目标准,自此之后,中国货币从流通到帐目,整个环节都以“元”为基础,这个基础,这个“元”字,其实就是华夏自金融层面进一步丧失自我的历史写照。
民国时推行“废两改元”,正是本土钱庄和新兴银行之间的角力。冲突最剧烈之处在当时的金融中心上海。因为银两制还未废止,而且为民间一般商业来往所沿用,由银元到银两的折算业务由钱庄把控,票据结算还因为涉及银两,不得不由钱庄把控,而从事银元业务的银行居于从属地位。
民国政府为主导金融,干掉钱庄,大力推动废两改元,最终得偿所愿。从当时来看,确实是便利了金融流动,降低了金融业务成本,有利于社会进步。可放宽视野再看,干掉了本土钱庄后,中国的金融业就此被西方资本把控。
这其实就是一场标准之争,“两”和“元”无所谓先进落后,只是华夏被满清的儒法社会压制,以“两”为标准的本土金融,没有确立起自主统一的金融体系,没有产生出以“两”为单位的统一货币,在流通信用上弱于有统一流通标准的“元”而已,而“元”背后的历史,一路就追溯到了“外洋”身上。【1】
当时为推动“废两改元”,连马寅初这样的人都批判“两”为计重单位,不适于先进金融,是落后的象征。可英镑的“镑”最早也是计重单位,后来转为信用货币,确立了“先进地位”,怎么就没批判这个“镑”呢?
标准决定了食物链的地位,而标准的确立,又跟历史传承有关,一旦你接受了外来的标准,怎么也不可能再爬到食物链顶端。
李肆真要“废两改元”,高兴的就是那些从事银元汇兑业务,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乃至其他洋人服务的票行。因为老外用银元,要跟国内市场折算汇兑,得靠他们中介。现在英华也改用银元为单位,内外一体,他们因为业务成熟,就能握到主导权。
即便李肆不用双柱洋的标准,另行一套银元标准,但这不妨碍西班牙人有样学样。西班牙双柱洋很大程度上就是西班牙专门为大帆船贸易而铸造的银元,如果英华自铸银元,他们完全可以仿铸,由此减少汇率折算的成本。不止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不列颠人以及法兰西人都可以这么干。
此时英华还是贸易顺差国,往后很长一段时期,也都将处于巨大的顺差状态。而欧罗巴,特别是西班牙拥有丰裕银矿,到时候铸币权到底会握在谁手里?
再伟大的人物,也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否则将被历史淘汰。如果李肆穿越到民国时代,他也必须废两改元,因为“元”势力强大先进,已不可逆,而“两”势力羸弱落后。
但现在是英华时代,西方资本虽然崛起,华夏却相差不远,正在迎头追赶。想明白了这事根本的李肆,怎么可能自废武功?把自己的标准砍掉?容他人主导一国金融的根基?
此时李肆终于明白,英华的货币制改革该落在何处,那就是跟不列颠的“英镑”一样,将“两”从计重单位,推进到计值单位上,这个过程其实就是确立银本位的信用货币制改革。简单说,英华的货币改革,不能再经历单一贵金属货币阶段,而必须直接跨越到信用货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