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八个字后,司马迁便将李斯与老鼠联系在一起。

    “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

    就是说他年轻时担任楚国的郡小吏,看见小吏宿舍厕所里的老鼠吃不干净的食物,动辄被人、狗所惊扰;而在国家仓库里的老鼠,吃着干净的粮食,住在屋檐下,肥头大耳,不慌不忙。”

    同样都是老鼠,差别怎么那么大呢?于是李斯感叹地说:“人的好坏就譬如这老鼠,主要是所处的境遇决定呀!”

    如果留在上蔡郡,李斯将注定一事无成,最后荒冢一堆草木了。到那时候,任谁也找不到半点李斯曾存在过的痕迹,所谓“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于是,李斯作出了一个决定:离开偏僻贫瘠的上蔡郡,到能让他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地方去!

    后来,李斯辞官拜入荀子门下学***王之术”,他的同学当中还有后来被他迫害至死的大名鼎鼎法家人物韩非子。

    学成之后,看到当时的六国在秦国巨大政治和军事压力之下,苟延残喘,皆不足以建功立业,只有西边的秦国,才有自己的用武之地,“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

    于是,他决定前往秦国游说秦王,临行前,对他的老师说:“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强行者耳。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

    就是说那些地位卑贱的人,不想着去求取功名富贵,就如同禽鹿一般,只等看到现成的肉才想去吃,白白长了一副人的面孔勉强直立行走。所以人最大的耻辱莫过于卑贱,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贫穷。长期处于卑贱的地位和贫困的环境之中,却还要非难社会、厌恶功名利禄,标谤自己与世无争,这不是士子的本愿。

    这短短几句话,不知戳中了多少平庸之辈的痛点,甘于平庸也是一种罪恶。

    大约在公元前247年,李斯西入强秦,并成为吕不韦手下的一位门客。这个时候刚好秦庄襄王卒,嬴政登基,丞相吕不韦独揽朝纲。吕不韦也比较看重他,“任以为郎”,于是便有机会游说秦王。

    李斯终究是个有才能的人,李斯在初次面试之后便被拜为长史。

    后来再几番以重金离间关东六国君臣之计游说,秦王用他的离间计取得效果之后,便拜为客卿。秦国的客卿之官算是高级官员,爵为左庶长,为秦二十级爵秩中的第十级,也是之前秦孝公时商鞅在秦国获得的第一个爵秩。

    然而命运总是喜欢作弄人,在秦王政十年(前227年),也就是嬴政平息嫪毐叛乱、扳倒吕不韦之后,便赶上秦宗室大臣的逐客令。

    逐客令源于一起无间道案件,当时韩国弱小,距强秦又近,时刻都有灭国的威胁,于是便派水工郑国到秦鼓动修建水渠,目的是想削弱秦国的人力和物力,牵制秦的东进。

    后来,郑国修渠的目的暴露了,导致群臣对外来的客卿议论很大,认为“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

    以游说方式获得秦王亲睐的李斯,自然也在名单之列。

    但是,李斯不是那种任由命运摆弄的人,他就在这时候搞了一次政治投机,冒险给秦王写了一封信,劝秦王不要逐客,这就是后来闻名遐迩的《谏逐客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