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赫图那拉是大清的最后之地,已经是退无可退,因此,多尔衮不得不召集最后的兵马,亲自率兵迎西上,和吴三桂马科,在距离赫图那拉一百里左右的萨尔浒旧战场僵持。
萨尔浒,熟悉的名字。
对大明来说,那是辽东惨败的起源,也是屈辱和失败的开始,十几万大军,被建虏分别击败,实在不忍重提。
对建虏来说,萨尔浒却是他们荣耀的起点,今日到了生关头,多尔衮期望太祖在天保佑,大清勇士能在萨尔浒再次击败明军,以挽回败亡的结局
十几天后,更多的明军赶到。明军总数达到万人。
多尔衮并不慌乱,他和济尔哈朗,洪承畴商议之后,决定利用有利地形,用小股败兵吸引明军,将明军引入埋伏圈,一举歼灭,取一场大胜,灭明军的威风,也重振大清的士气和民心。
-----自乌克尔河之战开始,大清已经一败再败,到现在,能战之人不过七八千,精锐青壮两千人都不到,已经是不能再败了,为了这一次的胜利,为了敢在更多的明军赶到之前,消灭眼前的这支明军,多尔衮掏出了所有,不但拿出了全部的粮食和肉类,犒赏全军,而且他更决定,亲自去引诱明军。
果然,吴三桂上当了。
作为辽东宿将,战场上相互照面,吴三桂对建虏诸王有相当的了解,到现在,代善,多铎,阿济格都已经死了,建虏有名气的王爷,只剩下两个,一个多尔衮,一个济尔哈朗,这其中,多尔衮尤其重要,但是杀了多尔衮,建虏立刻就会崩溃,就功劳来说,仅次于抓获建虏假皇帝小顺治。
眼见多尔衮逃窜,吴三桂立刻追了上去,马科也不让人后,也紧追不舍。
多尔衮一路狂逃,为了让吴三桂相信,他所带的兵马和身边亲信都不知道今日的计划,所以落在后面的人马被明军俘获,一番逼问之下,自然没有人能透露今日的秘密。
连续审讯俘虏,确定多尔衮真的是败了,而且走投无路,吴三桂和马科两人追的就更是大胆。即便道路难行,众军不得不下马而行,他们也没有怀疑,两人心中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追上去,生擒多尔衮,立下辽东第一大功!
眼见吴三桂和马科快要进入包围圈,多尔衮心中狂喜,吴三桂和马科都是明国悍将,一直对大清紧追不舍,歼灭这两人不但能重振大清的士气,而起能获得大清急需的各种物资,从战马甲胄到粮食,吴三桂和马科军中都携带了不少。
山头上,济尔哈朗紧张的快要出汗了,从少小之时他就跟随努尔哈赤做战,可谓身经百战,过去,他从未紧张过,即便是守卫凤凰城,明军三面围攻之时,他也心有定力,但今日,他却是无比的紧张,因为他清楚的知道,这可能是大清奋起的最后机会了,如果此战不能胜,等到孙传庭带领明军主力大军赶到,想要取得胜利就更是不可能,大清最后的结局,只能是两个字,灭亡。
此战非胜不可!
不止济尔哈朗,山头上所有建虏都明白。
眼见明军排成一字长舌,踩着崎岖的道路,即将进入埋伏圈,所有人都是兴奋。
但就在这时,明军忽然停住了。
赫图那拉是大清的最后之地,已经是退无可退,因此,多尔衮不得不召集最后的兵马,亲自率兵迎西上,和吴三桂马科,在距离赫图那拉一百里左右的萨尔浒旧战场僵持。
萨尔浒,熟悉的名字。
对大明来说,那是辽东惨败的起源,也是屈辱和失败的开始,十几万大军,被建虏分别击败,实在不忍重提。
对建虏来说,萨尔浒却是他们荣耀的起点,今日到了生关头,多尔衮期望太祖在天保佑,大清勇士能在萨尔浒再次击败明军,以挽回败亡的结局
十几天后,更多的明军赶到。明军总数达到万人。
多尔衮并不慌乱,他和济尔哈朗,洪承畴商议之后,决定利用有利地形,用小股败兵吸引明军,将明军引入埋伏圈,一举歼灭,取一场大胜,灭明军的威风,也重振大清的士气和民心。
-----自乌克尔河之战开始,大清已经一败再败,到现在,能战之人不过七八千,精锐青壮两千人都不到,已经是不能再败了,为了这一次的胜利,为了敢在更多的明军赶到之前,消灭眼前的这支明军,多尔衮掏出了所有,不但拿出了全部的粮食和肉类,犒赏全军,而且他更决定,亲自去引诱明军。
果然,吴三桂上当了。
作为辽东宿将,战场上相互照面,吴三桂对建虏诸王有相当的了解,到现在,代善,多铎,阿济格都已经死了,建虏有名气的王爷,只剩下两个,一个多尔衮,一个济尔哈朗,这其中,多尔衮尤其重要,但是杀了多尔衮,建虏立刻就会崩溃,就功劳来说,仅次于抓获建虏假皇帝小顺治。
眼见多尔衮逃窜,吴三桂立刻追了上去,马科也不让人后,也紧追不舍。
多尔衮一路狂逃,为了让吴三桂相信,他所带的兵马和身边亲信都不知道今日的计划,所以落在后面的人马被明军俘获,一番逼问之下,自然没有人能透露今日的秘密。
连续审讯俘虏,确定多尔衮真的是败了,而且走投无路,吴三桂和马科两人追的就更是大胆。即便道路难行,众军不得不下马而行,他们也没有怀疑,两人心中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追上去,生擒多尔衮,立下辽东第一大功!
眼见吴三桂和马科快要进入包围圈,多尔衮心中狂喜,吴三桂和马科都是明国悍将,一直对大清紧追不舍,歼灭这两人不但能重振大清的士气,而起能获得大清急需的各种物资,从战马甲胄到粮食,吴三桂和马科军中都携带了不少。
山头上,济尔哈朗紧张的快要出汗了,从少小之时他就跟随努尔哈赤做战,可谓身经百战,过去,他从未紧张过,即便是守卫凤凰城,明军三面围攻之时,他也心有定力,但今日,他却是无比的紧张,因为他清楚的知道,这可能是大清奋起的最后机会了,如果此战不能胜,等到孙传庭带领明军主力大军赶到,想要取得胜利就更是不可能,大清最后的结局,只能是两个字,灭亡。
此战非胜不可!
不止济尔哈朗,山头上所有建虏都明白。
眼见明军排成一字长舌,踩着崎岖的道路,即将进入埋伏圈,所有人都是兴奋。
但就在这时,明军忽然停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