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吟诗?”达明不由地哈哈大笑起来,戏弄地问道:“鬼能吟诗,不知是李太白,还是杜工部啊?”

    “不是,都不是,是两个鬼在对诗。一个鬼先说:‘六街鼓绝行人歇,九衢茫茫空有月’,后一鬼续吟道:‘九衢生人何劳劳,长安土尽槐根高’。咱陶府过去是大唐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卢钧的故宅,当年卢相国在府中接待过仙人王山人,后吃了王山人所赠的十粒金丹,九十岁了还耳目聪明,气力不衰,死的时候满屋子都是异香。所以老太爷买下此宅炼丹,就是想沾沾卢相国的好运。”

    “哦,鬼影,丹房,有点意思了。”达明抚摸着下巴露出了笑容。

    陶太清的丹房是一栋不起眼的三间单层建筑,面东而建,青石垒就的墙上爬满了粗壮的灰褐色枝蔓的爬山虎,丹房左侧有座四方井亭,看来是陶太清炼丹之用。

    当达明推开丹房大门,立刻就被迎面扑来的浓烈刺鼻的硫磺味给熏退了几步。他眉头一蹙,举起袍袖捂住口鼻,站在门口定睛往屋里一瞧。只见数丈见方的丹房正中有一座风炉和一个大型风箱,炉上放置一个直径一尺五寸的生铁鼎,丹炉边上还有一面古镜和一把纯剑,面北的地上有一个蒲草编织而成的圆形蒲团,外面包裹着一层黄色绫锦。靠西墙有一个长桌案,上面有香炉、漏壶、气管、盆、槌、钵、竹筒、甑之类的器皿,墙边壁角的地上堆放着一些叫不出名的矿石和植物。丹房南北两侧各有一门,通向梢间,南侧是炼丹时的休息室,北侧是静室兼练功房。也许陶太清有些日子没有来了,桌案和地上落满了灰尘。

    达明突然蹲了下来,朝着房间的地上仔细察看起来。

    “老管家,平日里是谁打扫丹房啊?”达明一边看一边问道。

    “往常打扫丹房的,一向是老太爷的贴身小厮秋雨一人担承。”站在达明身后的陶贵以为达明是问为何丹房无人打扫,连忙解释说:“老太爷把丹房看的重得很,除了秋雨外,他人都不准踏入丹房半步。自打秋雨跟大老爷出门后,老太爷病了有半月了,丹房一直无人进去。”

    “达巡检莫非有了什么发现?”李宾白见达明不进门,只是蹲在门口往里瞧,不禁问道。

    达明指着地上一行的浅淡不清脚印说:“你们看,这里有一行从南面梢间走出来的脚印。”

    李宾白挤了过来,蹲下来细细一看,连连点头说:“不错,是脚印,不仔细看,就根本看不出是脚印。达巡检,真是好眼力。”

    达明微微一笑说:“这丹房已经半月无人进来,若是半月前的脚印,早就被灰尘盖住了。从脚印的新鲜程度上看,应是最近几天的。”

    “是不是昨个黑那个鬼影子留下的?”恰好一阵寒风卷着竹林飒飒而过,陶贵不由自主地打了一个寒战,惊恐地问道。

    “胡说八道!哪有什么鬼。”达明笑骂道:“若是鬼,地上就该毫无痕迹。这绝对是人,而且是从休息室走出来的。你们看,脚印只有一行,说明只有一个人;脚印比较大,说明是一个成年男子;脚印浅淡不清晰,说明这个人身负轻功。”

    “达巡检,从脚印来看是从里面出来的,这人是怎样进去的,又是怎样出去的呢?”李宾白面露疑惑之色问道。

    达明笑了笑,站起身来走到门右侧的支摘窗前,用手一拉窗户上半部的支窗,支窗“吱呀”一声被拉了起来,原先支窗下沿两侧从里面栓死的铁销子已经被人抽开。毫无疑问,这人是从支窗处离开屋子的。

    “官爷,难道这人就是凌九所看到的鬼影?”陶贵揣测地问道。

    “应该就是他。”达明把握十足地回答道:“你们看,窗外地上只有右深左浅两个脚印,说明这人从支窗穿出时,便被园里的猎犬发现了,所以他一落地,没有停留,随即右脚用劲一蹬,纵身蹿上了屋顶,然后借着周边的树林遁逸出陶府。”

    “官爷,陶府虽说不上富可敌国,但也是西安城数一数二的大户,一直都有盗贼窥觊,出现一个二个飞贼也不值得大惊小怪。就算窃贼逾墙钻穴进府偷盗,与老太爷之死应该没啥关联吧。”陶贵眉头一皱,一脸疑惑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