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翌笃定了鞑子在阿巴泰全军覆没、图尔格大败亏输之后,不敢立刻发兵来攻的原因,就在这里。

    满清不是大明,鞑子看似强盛,实则底蕴浅薄,经不起折腾。

    明廷自野猪皮起兵辽东,至崇祯帝下旨退位宣布灭亡,期间折腾无数。无数次的大败,无数次的损兵折将,无数粮饷物资打水漂,加上天灾、流贼,数不尽的灾难加诸于其上,也坚持了半个世纪才疲惫不堪的倒下。

    较之于明廷,满清跟个蹒跚学步的黄毛幼儿没什么区别。鞑子经得起这些波折?笑话!

    鞑子表面的强盛,是建立在他们‘战无不胜’的基础之上的。明廷可以无数次的大败,鞑子却不能。一旦大败一场,就会动摇国基。

    人口不过百万,精兵不过十万,哪里经得起折腾?一旦让蒙八旗、朝鲜、汉八旗这些外附者看到了他们的虚弱,他们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底蕴、体量,鞑子差了太多。

    原本历史上,很多人不相信鞑子可以入主中原,蛇吞象只是传说。遍数历史,汉时的匈奴,唐时的突厥,哪一个不比满鞑子强盛?匈奴动不动几十万控弦精骑,突厥动不动几十万控弦精骑,鞑子算什么?最鼎盛的时候,也不过十万精兵而已。

    而大明朝即便最虚弱的时候,其体量也超过了汉唐。不说其他,单说人口,就远迈汉唐。

    汉朝最鼎盛不过六千万人口,唐朝差距不大,多也多不了多少。而明朝末期,人口一亿多!

    以百万之族,吞并一亿多的庞然大物,这是几乎无法想象的。

    但他们在原本历史上成功了。

    这也是嬴翌感叹时无英雄,尽出些李闯这样的货色。不说朱洪武这等从草莽起势一统天下的人杰,赵匡胤这样的应该出几个吧?可是没有。

    总觉得鞑子入主中原有一种侥幸——一亿多的人口基数,怎么就没跳出几个厉害的角色?

    是天数?或者是明朝太成功,把人们都教化成了绵羊?

    这里面的原因,不得而知。

    但无论如何,嬴翌从另一个时空来到这里,他站出来了,一切就要变得不一样。

    东虏一场大败,对他们来说,最要紧的,不是立刻发兵复仇。而是消弭这场大败带来的巨大的负面影响,稳住基本盘最重要。

    于是东虏自舔伤口,嬴翌则展开对河北大地的清剿,以完成对这片大地的实际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