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柳儒源坐在院子里读书,现在天长,屋子里已经很暗了,但是外面还能看书。他现在每日也是上午在学堂读书,下午就尽可能的为家里做一些事儿,无论是挖药材还是打柴,他是家里的男人,总是要为家里分担的,不然明年的束脩银子只怕都凑不上。

    好在,娘在李家那边接到了这做衣裳的活计,每天不用辛苦的出门,一天差不多能做两套衣裳,想到这二十文钱的进账,柳儒源感动的都要哭了。

    雪中送炭,总是显得这样难能可贵,不然他连读书用的笔墨都要花费不起了。

    “娘,您别做了,仔细累坏了眼睛。”自从接了这活计,母亲每天都是起早贪黑的,他本想着让娘轻松一些,不曾想反而更让老人家辛苦。“我听说苏家奶奶年轻的时候就是做的一手好活计,结果现在累坏了眼睛。”他从记事起就是母子二人相依为命,虽然母亲把他当成天,当成了依靠,可他何曾不把母亲当成依靠呢。

    柳何氏看到儿子,只觉得满心的欢喜。儿子还这样小,先生就说了,明年可以下场去试试了。哪怕不能真的考出个什么,可是儿子还小,以后机会还多着呢。

    “娘不累,倒是你,每日里读书辛苦了,仔细累坏了眼睛。”柳何氏这几日高兴的什么似的。“娘已经做了十几套衣裳,这一套衣裳啊,就有十个大钱呢,娘都记着呢,转手就是一钱银子。回头娘去镇上给你买些笔墨。你不用再省那笔墨银钱了。”儿子太懂事儿,反而让柳何氏愈发的心疼。

    自己一定要珍惜这个活计,不说给儿子攒多少银钱吧,也不能让儿子读书没有了笔墨银子。

    想着那李家姐妹的“不检点”,柳何氏就压下了心底的不快,为了儿子,她什么都能忍受,不然那样的人家,她是断然不能跟他们有来往的。

    柳儒源可不知道自家娘在李家发生的这个小插曲。

    “娘还说呢,我少写几个字,不要紧的。倒是娘,你这几日眼睛都熬红了。娘若是将来眼睛真熬坏了,就是儿子考中了状元也不会高兴的。”小少年倔强的抿着唇,他的语气像是往常一样平平淡淡的,只是看着自己的娘也不说话。

    柳何氏向来是知道儿子的倔强。见儿子坚持,她也就不再反驳了。她从小被教育,所奉承的就是三从四德这样的道理。自从丈夫死后,儿子就是她的天,是她的地,自然是儿子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好了好了,娘不做了,倒是你也不要继续读书啦,你若是熬坏了眼睛娘才真要心疼呢!”儿子心疼自己,柳何氏简直不要太欣慰了。有这样的儿子,她这一辈子,就算是没白活。

    柳儒源从来都不是那种四体不勤的人,不然当初也不会进入圣山去挖药材,若是只靠着柳何氏,怕是他也不能够读书。

    母亲不再坚持的做活计,小正太立马也是笑了。“那我们就都不要做了,我陪着娘收拾东西。”剪裁好的布料收拾起来,旁边做好的衣裳单独放着,针线也被收到了针线笸箩里面,一切都是井井有条的,仿佛生活都有了奔头,小正太满脸的欢喜。

    想着这样美好的生活,都是李晓萱那丫头给的,他更是高兴的什么似的。“娘,你是不知道李家那个小五,不大的年纪,读书却好。我以前只觉得自己已经很聪明了,但是看到他就觉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怪不得我们褚先生那样喜欢他。”

    柳何氏向来喜欢听儿子说这些,那证明儿子没把她看低了。“是啊,那孩子从小就是吃了不少苦,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我看着啊,褚先生如今都收了他做徒弟,自然是不同的。”她虽然没见过几次李家那个小的,但是儿子这样真心实意的夸奖,她就觉得那个孩子是个好的。

    柳儒源见母亲认同,也是高兴。“娘说的是。说起来倒是他的姐姐,也是一个聪明的,晓萱若是男子,肯定也是一个读书的好料子。”小正太没有注意到母亲瞬间沉默下来,还自顾自的道“娘你说晓萱多善良,明明这样的好活计村里那么多人惦记着,但是她偏偏就给了我们。”想着李晓萱当初还教他认药材的情分,小正太愈发的感动。

    柳何氏几次欲言又止的。儿子这样夸奖那个李晓轩,莫不是喜欢了李家那个不知道检点的小丫头?

    不,不能,肯定不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