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心这个东西,就像是一颗有毒的种子,一旦被种到了心里,便会像野草一般有着顽强的生命力,稍微有一点点的营养便会疯狂地滋长,就算是小小的瑕疵也会被其主动地无限放大到一个危险的程度.
信任很难建立,但摧毁信任却极其容易,也许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摧毁千辛万苦地建立起来的双方的互信.
田汾走出皇宫的时候,仰望夜空无声的叹了一口气.这位皇帝陛下雄才在略,行事果断,敢为常人之不敢为,但就是疑心太重,他对于自己毫无保留实在算是一个异数了,这大概也得益于自己数十年来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的原因,与他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吧?
曹云就不行了,他的身份,他的能力,都注定了他不可能完全得到皇帝的信任,而这一次的大明之行,终于将他们维系双方关系的最后一片遮羞布也扯了下来,皇帝对曹云的不信任,已经成了不公开的秘密.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曹云还能做出这样的牺牲,让田汾异常敬佩.这是一个真正大公无私的人,为了大齐,哪怕是献上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辞的一位忠臣,只可惜,他忠得太纯了.
纯忠的人,一般不会有好的下场,因为他们考虑得更多的国家的得失,所以做起事来,便不会太在乎君王的感受,就像楚国的程务本一样,为国为民操劳一生,但最后的下场,却都是让人嗟叹.
曹云不太可能失去性命,因为杀掉他是齐国不能承受之重,哪怕皇帝心里非常想这么做,但洛阳之事结束之后,去玉龙山就是他最佳的结局了.
曹云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人,他早就料到了自己最后的结果.所以才会主动提出来,也算是给了皇帝一个台阶下,尽大可能地让皇帝保全自己的体面而不会被世人所嗟难他苛待功臣.
这算是他为大齐做的最后一件事情了吧!
出了皇宫,登上马车,向着自家府邸方向行动,短短的时间内,他已经将先前对于曹云的际遇而叹息的思虑抛到了九宵云外,他已经习惯了按照皇帝的心思去做事情,皇帝的意志是不可更改的,既然皇帝在这件事情上已经下定了决心,就没有必要再在这件事情上多花费心思了,因为皇帝是绝不会改变主意的,强行进谏,只会让皇帝心中恶感更甚,从而起到反作用.
没有人比他更了解皇帝的性子了.
闭上双眼,他已经开始考虑其它的问题了.作为这样大的一个国家的首辅,他的时间表总是排得满满的,即便是坐车回家这样一个短短的时间里,他也必须利用起来思索一些事情,找到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
皇帝将政事托附于他,做好了,当然是皇帝的功劳,做不好,那就是自己的无能了.这几年大齐的岁收每况愈下,庞大的军队,冗肿的官僚系统,愈来愈烈的贪腐,当然,更重要的是那些世家豪门的贪得无厌,都在将这个庞大的帝国一步一步的拖下深渊.
很多人认为皇帝要剪除豪门世家的决心是疯魔了,因为百余年下来,豪门世家几乎已经与这个国家成了一个共生体,剪除他们,无异于是一种自杀行为,但田汾却明白,对于大齐来说,已经到了不疯磨,不成活的严重地步.
从皇帝陛下下定决心开始,自己就一直在为这一天作准备.
彻底剪除豪门世家,当然会让齐国大量失血,会让帝国在一短时间里陷入到无比虚弱的境地,但只要渡过了这个艰难的时期,帝国必将会迎来新生.
曹云从明国带回来的那些奏章,笔记,让他触目惊心,以往虽然有很多关于明国的情报,但终归有一些雾里看花的感觉,曹云之行,犹如替他拨开了蒙在眼前的迷雾,让他看到了一个正在露出獠牙的虎视眈眈的对手.
现在他需要很多的钱粮来为战后的荒凉买单,他需要很多的官员去填补战后的那大量的权力真空,后一个方面,他这几年已经悄悄地储备了不少的年轻官员,将他们塞在各个衙门里磨练,随时都能拿出来用,但钱财,却是有心无力了.只希望那些豪门世家的底子够厚,朝廷能在这一战之后,从他们那里得到大量的补贴而弥补巨大的亏空.
田汾一直不太明白明国朝廷是怎么做到那样一种境地的,对于田汾来说,国库常年空虚不已,朝廷不得不大举借债来渡日这种治国行为,在他看来,这会导致国政的紊乱,政令的不通,但偏生,明人却偏偏在这样一种状态之下,愈来愈兴旺.
信任很难建立,但摧毁信任却极其容易,也许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摧毁千辛万苦地建立起来的双方的互信.
田汾走出皇宫的时候,仰望夜空无声的叹了一口气.这位皇帝陛下雄才在略,行事果断,敢为常人之不敢为,但就是疑心太重,他对于自己毫无保留实在算是一个异数了,这大概也得益于自己数十年来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的原因,与他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吧?
曹云就不行了,他的身份,他的能力,都注定了他不可能完全得到皇帝的信任,而这一次的大明之行,终于将他们维系双方关系的最后一片遮羞布也扯了下来,皇帝对曹云的不信任,已经成了不公开的秘密.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曹云还能做出这样的牺牲,让田汾异常敬佩.这是一个真正大公无私的人,为了大齐,哪怕是献上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辞的一位忠臣,只可惜,他忠得太纯了.
纯忠的人,一般不会有好的下场,因为他们考虑得更多的国家的得失,所以做起事来,便不会太在乎君王的感受,就像楚国的程务本一样,为国为民操劳一生,但最后的下场,却都是让人嗟叹.
曹云不太可能失去性命,因为杀掉他是齐国不能承受之重,哪怕皇帝心里非常想这么做,但洛阳之事结束之后,去玉龙山就是他最佳的结局了.
曹云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人,他早就料到了自己最后的结果.所以才会主动提出来,也算是给了皇帝一个台阶下,尽大可能地让皇帝保全自己的体面而不会被世人所嗟难他苛待功臣.
这算是他为大齐做的最后一件事情了吧!
出了皇宫,登上马车,向着自家府邸方向行动,短短的时间内,他已经将先前对于曹云的际遇而叹息的思虑抛到了九宵云外,他已经习惯了按照皇帝的心思去做事情,皇帝的意志是不可更改的,既然皇帝在这件事情上已经下定了决心,就没有必要再在这件事情上多花费心思了,因为皇帝是绝不会改变主意的,强行进谏,只会让皇帝心中恶感更甚,从而起到反作用.
没有人比他更了解皇帝的性子了.
闭上双眼,他已经开始考虑其它的问题了.作为这样大的一个国家的首辅,他的时间表总是排得满满的,即便是坐车回家这样一个短短的时间里,他也必须利用起来思索一些事情,找到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
皇帝将政事托附于他,做好了,当然是皇帝的功劳,做不好,那就是自己的无能了.这几年大齐的岁收每况愈下,庞大的军队,冗肿的官僚系统,愈来愈烈的贪腐,当然,更重要的是那些世家豪门的贪得无厌,都在将这个庞大的帝国一步一步的拖下深渊.
很多人认为皇帝要剪除豪门世家的决心是疯魔了,因为百余年下来,豪门世家几乎已经与这个国家成了一个共生体,剪除他们,无异于是一种自杀行为,但田汾却明白,对于大齐来说,已经到了不疯磨,不成活的严重地步.
从皇帝陛下下定决心开始,自己就一直在为这一天作准备.
彻底剪除豪门世家,当然会让齐国大量失血,会让帝国在一短时间里陷入到无比虚弱的境地,但只要渡过了这个艰难的时期,帝国必将会迎来新生.
曹云从明国带回来的那些奏章,笔记,让他触目惊心,以往虽然有很多关于明国的情报,但终归有一些雾里看花的感觉,曹云之行,犹如替他拨开了蒙在眼前的迷雾,让他看到了一个正在露出獠牙的虎视眈眈的对手.
现在他需要很多的钱粮来为战后的荒凉买单,他需要很多的官员去填补战后的那大量的权力真空,后一个方面,他这几年已经悄悄地储备了不少的年轻官员,将他们塞在各个衙门里磨练,随时都能拿出来用,但钱财,却是有心无力了.只希望那些豪门世家的底子够厚,朝廷能在这一战之后,从他们那里得到大量的补贴而弥补巨大的亏空.
田汾一直不太明白明国朝廷是怎么做到那样一种境地的,对于田汾来说,国库常年空虚不已,朝廷不得不大举借债来渡日这种治国行为,在他看来,这会导致国政的紊乱,政令的不通,但偏生,明人却偏偏在这样一种状态之下,愈来愈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