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胜非虽然年龄比吕颐浩小,但在朝中的资历却比吕颐浩老。
苗刘之变时朱胜非已是宰相,因为被言官弹劾,赵构不得不罢免了他,这才轮到吕颐浩拜相当政。
尽管朱胜非被罢了官,但赵构心里一直感激他。毕竟要不是朱胜非从中斡旋甚力,苗刘之变赵构说不定就没命了。
不过朱胜非运气不好,去年年初赵构起复朱胜非为江南西路安抚使,还没到任,李成就占了江州。
结果朱胜非又被言官一阵猛喷,赵构无奈只好再次罢免朱胜非。
不过朱胜非一直简在帝心,这是不假。
如果吕颐浩向赵构推荐朱胜非代替自己都督军事,赵构十有八九会欣然同意。
而苗刘之变永远是朱胜非人生中抹不去的污点,言官和一些朝臣一定会拿这个来说事,反对重用朱胜非,到时候嘛,自然有戏看。
第二天,吕颐浩就向赵构推荐朱胜非代替自己都督军事,果不其然,赵构满口答应,于是中书省拟了诏书。
正如席益预料的那样,中书省拟好的录黄被门下省给顶了回来。
胡安国毫不犹豫地行使了否决权,理由很简单,也很粗暴:朱胜非正位冢司,值苗刘肆逆,贪生苟容,辱逮君父,今强敌凭陵,叛臣不忌,用人得失,系国安危,深恐胜非上误大计。
胡安国的意思说白了,就是苗刘之变时,别人死不死无所谓,你朱胜非必须死,不死就是大罪过。
胡安国封驳得如此理直气壮、冠冕堂皇,赵构还真挑不出什么理,只能心里哀叹一声,收回成命。
不过他也想顺势安慰下朱胜非,于是改任朱胜非为侍读,且日赴都堂议事。
侍读也不是一般的官职,和侍讲、翰林承旨等一样,都是皇帝的亲随官,是仅次于皇帝枕边人的身边人,都是皇帝的亲信。
而且赵构还让朱胜非日赴都堂议事,其实就是让朱胜非进入了中央决策机构,这和都督军事比起来,也差不到哪里去。
朱胜非的任命诏书再次到了门下省,胡安国气得再次退了回去。
搞什么嘛,当我胡安国是瞎子吗,现在居然还要把朱胜非搞进政事堂,岂有此理。
……
苗刘之变时朱胜非已是宰相,因为被言官弹劾,赵构不得不罢免了他,这才轮到吕颐浩拜相当政。
尽管朱胜非被罢了官,但赵构心里一直感激他。毕竟要不是朱胜非从中斡旋甚力,苗刘之变赵构说不定就没命了。
不过朱胜非运气不好,去年年初赵构起复朱胜非为江南西路安抚使,还没到任,李成就占了江州。
结果朱胜非又被言官一阵猛喷,赵构无奈只好再次罢免朱胜非。
不过朱胜非一直简在帝心,这是不假。
如果吕颐浩向赵构推荐朱胜非代替自己都督军事,赵构十有八九会欣然同意。
而苗刘之变永远是朱胜非人生中抹不去的污点,言官和一些朝臣一定会拿这个来说事,反对重用朱胜非,到时候嘛,自然有戏看。
第二天,吕颐浩就向赵构推荐朱胜非代替自己都督军事,果不其然,赵构满口答应,于是中书省拟了诏书。
正如席益预料的那样,中书省拟好的录黄被门下省给顶了回来。
胡安国毫不犹豫地行使了否决权,理由很简单,也很粗暴:朱胜非正位冢司,值苗刘肆逆,贪生苟容,辱逮君父,今强敌凭陵,叛臣不忌,用人得失,系国安危,深恐胜非上误大计。
胡安国的意思说白了,就是苗刘之变时,别人死不死无所谓,你朱胜非必须死,不死就是大罪过。
胡安国封驳得如此理直气壮、冠冕堂皇,赵构还真挑不出什么理,只能心里哀叹一声,收回成命。
不过他也想顺势安慰下朱胜非,于是改任朱胜非为侍读,且日赴都堂议事。
侍读也不是一般的官职,和侍讲、翰林承旨等一样,都是皇帝的亲随官,是仅次于皇帝枕边人的身边人,都是皇帝的亲信。
而且赵构还让朱胜非日赴都堂议事,其实就是让朱胜非进入了中央决策机构,这和都督军事比起来,也差不到哪里去。
朱胜非的任命诏书再次到了门下省,胡安国气得再次退了回去。
搞什么嘛,当我胡安国是瞎子吗,现在居然还要把朱胜非搞进政事堂,岂有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