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昌,你快点走啊,要不然今晚可就又要露宿荒野了。”

    一条官道之上,两名十五六岁的少年各自背着一个包袱一前一后的走着,突然前方的少年停下脚步,对着后方的少年喊了一声。

    后方的少年也就是唤作刘昌的闻言,立刻快走几步,追上前面的少年,喘了几口粗气,道“杜康,走了这么长时间了,你不累吗?不如咱们在路边休息一下吧。”

    没错,那前方的少年正是安溪县的杜康,他自从会说话之后就被其父杜明送去了学堂,因其天资聪颖,被学堂的夫子举荐去德顺府的东林书院学习,另一名唤作刘昌的少年乃是安溪县令刘安的独子,学问亦是不差,他偶然间听闻杜康一家与莫尘的关系极好,便嘱咐自己儿子与杜康打好关系,听闻杜康被举荐去了东林书院,刘县令便也给自己儿子打点关系,也去了东林书院与杜康同行。

    杜康看了看天上的太阳,此时正挂在正中央,正是一天最热的时候,看了看左右也没有什么人家客栈,知道今天无论怎样赶路也找不到地方借宿了,便点了点头,两人走到官道一旁寻了棵树挡住阳光坐下,刘昌拿出水袋猛地灌了几口水,随后抱怨道“唉,当时我爹说给咱们找辆马车,你非得要走着去,山高路远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到东林书院?”

    杜康亦是喝了口水,笑道“先生说过,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一路走来,见识诸多美景,已经是不负此行。”

    刘昌闻言,翻了个白眼,开口道“这是哪位先生说的,我怎么没听过?”

    杜康回道“莫先生告诉我的。”

    “就是那位给你讲西游记的先生?”

    杜康点了点头,没有说话,摸了摸怀里的包袱,那里面有着一个身披金甲的猴子木雕。

    许久不见,小杜康已经没有了莫尘初见时的稚气与内向,许是读了书的缘故,此时已经是有了几分读书人的风骨,此时便是有些没形象的坐在路边,亦是有着几分淡雅之意,举手投足间,隐约能看到莫尘的一丝影子。

    “杜康,听说你的哑疾是那位莫先生给了你一个桃子治好的?是不是真的?”

    杜康闻言,无奈的叹息一声,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他患哑疾多年,一朝被治好自然有许多人疑惑,最后也不知道谁传出的消息,反正是安溪县大多数人都知道了,他是吃了莫尘家里种的那棵桃树上的桃子好的。

    看到杜康点头,刘昌更加兴奋,不断追问关于莫尘的事情,杜康双眼放空,脑海之中一青衫先生略微有些慵懒的瘫坐在一张躺椅上,虽然懒散,却自有一股风雅留存,仿佛不是凡人,一举一动又极其自然,仿若与天地融为一体。

    要说莫尘此时在安溪县也算是个名人了,先是明月轩的门匾会发光,再接着便是一个桃子治好了杜康的哑疾,后来更是有人爆料说见到莫尘与城隍老爷站在一起论道,传闻是玄之又玄,将莫尘推向了风口浪尖。

    要说当时还有一件怪事,当时安溪县的百姓听闻杜康是被一个桃子治好了哑疾,有不少人前去明月轩拜访,试图求得一仙桃,可莫尘没在家,这些人自然是连大门都没进去,等了许久也不见莫尘回来,自然就有些人起了歹意,欲要强行到院子里偷桃子。

    可每当有人付诸行动之后,却是在第二天就看到那要行窃的人躺在明月轩的门口,一动不动,待到人们问起的时候,才会大喊大叫的说着一些以后再也不敢了的胡话,后来据传,那些要偷桃子的人,都是见到了两名威武神将,正是莫先生门上张贴的那两位红脸将军和黑脸将军。

    杜康回想到此处,扭头看向刘昌,看着后者眼中有着好奇的光芒闪过,笑道“莫先生其实也就是如同坊间传闻那样了,我虽然跟在莫先生身边读过几天书,可了解也不是很多,给我的感觉也就和普通人一样。”

    杜康此处是说了谎的,他跟在莫尘身边不短,怎么会没见过神异的事情?至少不止一次地看到过莫尘伸手一指,木柴便无火的场景,只是关于莫尘的事情他不愿多说,以免犯了莫尘的忌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