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学生才最重要,这批人的岁数怕是不小了吧?”

    没打折扣才怪,听魏五的话,杨猛就能猜到,他送来的这批人多半都是些不得意的读书人,没钱没地位,只能读些杂书消愁解闷,让他们引路倒是可以,做西山矿冶书院的学生,这些人还不够格。

    “多数是三十岁往上的,最大的六十九了。”

    老底被揭穿,魏五也没多大反应,今夜一败涂地,什么脸都丢尽了,被杨猛揭着面皮问话,他也有些无所谓了。

    “回去之后,选一批机灵的学生,博闻强识、善于变通就是要求,人数不要低于一百人,以后明湖书院每次招人,都要分出一部分给西山矿冶书院,数量就暂定一半吧!

    好的苗子都送到西山矿冶书院,中平之人留在明湖书院,那些不成器的送到商学院,这就是以后分派人手的标准。”

    两人一路慢行,已经可以看到葛仕扬和明湖书院的那批人了。

    “一半?全要好苗子?那明湖书院怎么办?那里可是杨家的基础啊!”

    好苗子全被挖走,这可是关系读书人的大事,杨老三这么做事,儒学就会慢慢的凋零,其心可诛啊!

    “是基础不假,明湖书院以后培养的都是各地的官员,中平之才已经够了。回去之后,弄一套施政的教材,我再给你改改,现在就开始培养他们吧!

    至于商学院培养的账房,现在只是让他们照章办事,识字就成。”

    前期为了稳住杨家的步子,杨猛忽略了许多东西,接下来自己的重点就是西山,其他的事项都要往后排。

    “可是这样会伤了读书人的元气啊!三爷您把好苗子都挑走了,这书谁来读?那些中平之才吗?”

    “书谁来读?这个问得好,我的回答就是:不读!”

    “不读书怎么识礼仪?不读书怎么知进退?没有读书人哪有新的朝代?”

    “书读了是干什么的?不是用来科举的,咱们以后不读书,要用书!把书里面东西都用起来。

    我不是让你弄些夫子吗?把儒教那些束缚人心的东西选出来,咱们自己不用,等有机会,用在洋人身上。

    而那些对咱们有用的东西,同样也选出来,用在咱们自己身上,这就是我筹建西山矿冶书院的初衷。

    孔夫子的《论语》写了两千年了,由这本书衍生出了多少书,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