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拂晓到黎明这几个小时,法越两军的炮战异常惨烈,到处是震耳欲聋的枪炮声。我一夜没合眼,虽然感到困倦,但在血肉横飞的战争最前线,我根本无法安然入睡。
我在镜子里看到了自己憔悴的面容,双眼布满血丝,黑眼圈特别明显。自从到越南后,我的睡眠就严重不足,平时被蚊虫骚扰,到前线后又是被越军隔三差五对法军阵地的袭扰,更是寝食难安……这是对我身心的摧残,长期这样下去,会不会彻底崩溃?
我用冷水洗了一把脸,在冷水的刺激下我清醒了很多。随后,我又走进指挥部帐篷里取出一副望远镜,在三名法国军官陪同下,来到一座相对安全、用钢筋水泥打造的掩体,观测前方的战况。
我透过望远镜可以清楚的看到双方炮弹对射发出的耀眼火光,照亮了漆黑一片的大地,地面上到处是炮弹爆炸后升腾起来的巨大火球,迅速蔓延的火焰点燃了森林里的树木和广阔的原野,放眼望去一片火海,空气中散发着浓烈的焦糊气味,在爆炸声中还夹杂着受伤士兵撕心裂肺的痛苦哀嚎……法越双方第二轮大规模炮战持续时间比较久,从凌晨两点多开始,直到早上七点半才结束,经过五个多小时的炮战整个区域已经成为了一片恐怖的人间地狱,大地满目疮痍,已经面目全非,随处可见巨大的弹坑和烧焦的尸体、树木、车辆,场面触目惊心。
炮击结束后,越军开始进行步兵和装甲车辆配合的冲锋,向法军阵地猛扑过来。
“布拉特上校、马尔蒂上校,越共的部队从左右两个方向朝我们这边攻过来了。赶紧找地方躲避一下。”美国顾问团的约翰.鲍威尔少校跑进掩体对我们大声喊道。
“不用惊慌,咱们这边武器装备精良,兵力充足,可以抵挡住越南人的进攻。先静观其变,再做下一步打算。”我身边的法军炮兵团长欧文.马尔蒂上校镇定自若的说道。
“鲍威尔少校,你要对咱们的法国盟友有信心,这片阵地重兵防守,越盟是不可能轻易突破防线冲过来的。”我看了一眼用望远镜观测战场局势的马尔蒂上校,转过身对急得满头大汗的鲍威尔少校说道。
“好吧,长官,那我到其他地方看看。”鲍威尔少校看我们俩神态自若,临危不乱的样子,他只得无奈的耸耸肩,戴上钢盔跑出了掩体。
我看到对面的山脊上密密麻麻的越军气势汹汹向我们这边冲来,估计兵力过万,他们士气高涨,无所畏惧,丝毫不惧法军猛烈炮火的狂轰滥炸,在枪林弹雨中发起冲锋,很多冲在最前面的越军步兵和坦克被炮弹击中,很多人当场毙命,但后面的部队又前赴后继的跟上来,伤亡并没有减缓冲锋的速度。
这些人都下定了必死的决心,不顾一切的强行突破法军的防线。
战斗一直持续到了正午,炽热的阳光炙烤着大地,法国守军官兵已经非常疲惫,但是所有人都不敢松懈,依然坚守阵地。就在这个时候,越军却出乎所有人意料,开始撤退,他们丢下了受损的车辆和阵亡士兵的尸体,退回到了丛林中,法军并没有进行追击,而是选择固守阵地,我看到很多法国兵扔掉钢盔,欢呼胜利。法国人普遍认为他们的防御非常成功,越盟承受不了大量人员伤亡,才放弃进攻计划,这是“知难而退”,攻防战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红河三角洲是越南的心脏地带,距离越南北方主要城市河内非常近。河内也就是后来成为越南民主共和国首都的城市,对于交战双方来说都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越盟志在必得夺取这座城市,不惜一切代价,一次又一次的发动猛烈进攻,损失惨重。而法军寸土不让,对越盟武装进行了数十次围剿,双方在红河三角洲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几年来胜负难分……通过我对历史的了解,我不认为越军这次发动的是灯蛾扑火的愚蠢自杀式攻击。我觉得着很可能是一种声东击西的佯攻,转移法军注意力,他们的真正目标很可能是红河三角洲上法军几个兵力部署薄弱的据点。
在最近几次的法、美两国军官参与的高级别作战会议上,法军高级将领,曾经向我们透露过红河三角洲上有几处据点,防御力比较差,由法军比较差的二流部队或当地保大政权的军队把守,兵力很少,而且战斗力很弱。
法国人之所以有这样的部署因为这些据点附近是路况很糟糕的沼泽地带,遍布险象环生的死亡泥潭,是天然的屏障。战斗车辆一旦进入这些区域,陷入淤泥厚实的泥潭,就会丧失战斗力寸步难行。泥潭同样对步兵具有杀伤力,如果不熟悉路况,照样是有去无回,在泥潭里丢了性命。法国人不认为越盟主力部队会涉险进入泥潭。
但是越盟和身处贫困线下的广大农民建立了很好的相互信任,贫苦农民愿意充当他们的向导,对于战斗车辆较少、以步兵作战为主的越盟军队而言,只要有熟悉当地情况的人带路,他们可以避开危险重重的泥潭,直接攻击法国人的据点,在法军后方狠狠的插上一刀,让法军首尾不能相顾。
自从1945年战争爆发以来,越盟军队就屡次采取声东击西的战略,绕开法军重兵把守的正面防线,取得了成功。法国人虽然屡次三番的吃了越盟的亏,却并不吸取教训,仍然固执己见的采取同样的作战方式,一次又一次的犯同样的错误。我想这就是仗打了那么久,法国人无法彻底击败越盟的主要原因。
午饭后,我和七位法军军官一起检查战场,查看当天战斗中双方的实际伤亡情况,结果让大家大吃一惊,战斗虽然激烈,但越盟在战场上留下的死尸不到一百,对于如此大规模的攻击行动来说实在是太反常了。这就证明我的推断是正确的,越盟的这次攻击行动是有预谋的声东击西战略,他们真正的目标并不是法军重兵把手的正面防线,而是其他的据点。
事实证明我的判断是正确的,越军并没有被击退,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法军这边就接二连三的遭到越盟正规部队和在敌后作战的游击队的频繁袭击,塔西尼防线上法军多处据点被越盟武装渗透,遭到严重破坏。
我在镜子里看到了自己憔悴的面容,双眼布满血丝,黑眼圈特别明显。自从到越南后,我的睡眠就严重不足,平时被蚊虫骚扰,到前线后又是被越军隔三差五对法军阵地的袭扰,更是寝食难安……这是对我身心的摧残,长期这样下去,会不会彻底崩溃?
我用冷水洗了一把脸,在冷水的刺激下我清醒了很多。随后,我又走进指挥部帐篷里取出一副望远镜,在三名法国军官陪同下,来到一座相对安全、用钢筋水泥打造的掩体,观测前方的战况。
我透过望远镜可以清楚的看到双方炮弹对射发出的耀眼火光,照亮了漆黑一片的大地,地面上到处是炮弹爆炸后升腾起来的巨大火球,迅速蔓延的火焰点燃了森林里的树木和广阔的原野,放眼望去一片火海,空气中散发着浓烈的焦糊气味,在爆炸声中还夹杂着受伤士兵撕心裂肺的痛苦哀嚎……法越双方第二轮大规模炮战持续时间比较久,从凌晨两点多开始,直到早上七点半才结束,经过五个多小时的炮战整个区域已经成为了一片恐怖的人间地狱,大地满目疮痍,已经面目全非,随处可见巨大的弹坑和烧焦的尸体、树木、车辆,场面触目惊心。
炮击结束后,越军开始进行步兵和装甲车辆配合的冲锋,向法军阵地猛扑过来。
“布拉特上校、马尔蒂上校,越共的部队从左右两个方向朝我们这边攻过来了。赶紧找地方躲避一下。”美国顾问团的约翰.鲍威尔少校跑进掩体对我们大声喊道。
“不用惊慌,咱们这边武器装备精良,兵力充足,可以抵挡住越南人的进攻。先静观其变,再做下一步打算。”我身边的法军炮兵团长欧文.马尔蒂上校镇定自若的说道。
“鲍威尔少校,你要对咱们的法国盟友有信心,这片阵地重兵防守,越盟是不可能轻易突破防线冲过来的。”我看了一眼用望远镜观测战场局势的马尔蒂上校,转过身对急得满头大汗的鲍威尔少校说道。
“好吧,长官,那我到其他地方看看。”鲍威尔少校看我们俩神态自若,临危不乱的样子,他只得无奈的耸耸肩,戴上钢盔跑出了掩体。
我看到对面的山脊上密密麻麻的越军气势汹汹向我们这边冲来,估计兵力过万,他们士气高涨,无所畏惧,丝毫不惧法军猛烈炮火的狂轰滥炸,在枪林弹雨中发起冲锋,很多冲在最前面的越军步兵和坦克被炮弹击中,很多人当场毙命,但后面的部队又前赴后继的跟上来,伤亡并没有减缓冲锋的速度。
这些人都下定了必死的决心,不顾一切的强行突破法军的防线。
战斗一直持续到了正午,炽热的阳光炙烤着大地,法国守军官兵已经非常疲惫,但是所有人都不敢松懈,依然坚守阵地。就在这个时候,越军却出乎所有人意料,开始撤退,他们丢下了受损的车辆和阵亡士兵的尸体,退回到了丛林中,法军并没有进行追击,而是选择固守阵地,我看到很多法国兵扔掉钢盔,欢呼胜利。法国人普遍认为他们的防御非常成功,越盟承受不了大量人员伤亡,才放弃进攻计划,这是“知难而退”,攻防战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红河三角洲是越南的心脏地带,距离越南北方主要城市河内非常近。河内也就是后来成为越南民主共和国首都的城市,对于交战双方来说都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越盟志在必得夺取这座城市,不惜一切代价,一次又一次的发动猛烈进攻,损失惨重。而法军寸土不让,对越盟武装进行了数十次围剿,双方在红河三角洲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几年来胜负难分……通过我对历史的了解,我不认为越军这次发动的是灯蛾扑火的愚蠢自杀式攻击。我觉得着很可能是一种声东击西的佯攻,转移法军注意力,他们的真正目标很可能是红河三角洲上法军几个兵力部署薄弱的据点。
在最近几次的法、美两国军官参与的高级别作战会议上,法军高级将领,曾经向我们透露过红河三角洲上有几处据点,防御力比较差,由法军比较差的二流部队或当地保大政权的军队把守,兵力很少,而且战斗力很弱。
法国人之所以有这样的部署因为这些据点附近是路况很糟糕的沼泽地带,遍布险象环生的死亡泥潭,是天然的屏障。战斗车辆一旦进入这些区域,陷入淤泥厚实的泥潭,就会丧失战斗力寸步难行。泥潭同样对步兵具有杀伤力,如果不熟悉路况,照样是有去无回,在泥潭里丢了性命。法国人不认为越盟主力部队会涉险进入泥潭。
但是越盟和身处贫困线下的广大农民建立了很好的相互信任,贫苦农民愿意充当他们的向导,对于战斗车辆较少、以步兵作战为主的越盟军队而言,只要有熟悉当地情况的人带路,他们可以避开危险重重的泥潭,直接攻击法国人的据点,在法军后方狠狠的插上一刀,让法军首尾不能相顾。
自从1945年战争爆发以来,越盟军队就屡次采取声东击西的战略,绕开法军重兵把守的正面防线,取得了成功。法国人虽然屡次三番的吃了越盟的亏,却并不吸取教训,仍然固执己见的采取同样的作战方式,一次又一次的犯同样的错误。我想这就是仗打了那么久,法国人无法彻底击败越盟的主要原因。
午饭后,我和七位法军军官一起检查战场,查看当天战斗中双方的实际伤亡情况,结果让大家大吃一惊,战斗虽然激烈,但越盟在战场上留下的死尸不到一百,对于如此大规模的攻击行动来说实在是太反常了。这就证明我的推断是正确的,越盟的这次攻击行动是有预谋的声东击西战略,他们真正的目标并不是法军重兵把手的正面防线,而是其他的据点。
事实证明我的判断是正确的,越军并没有被击退,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法军这边就接二连三的遭到越盟正规部队和在敌后作战的游击队的频繁袭击,塔西尼防线上法军多处据点被越盟武装渗透,遭到严重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