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液晶显示领域,全球最领先的企业无疑是倭国的夏普,不过谭振华与夏普一向没什么交情,他关系最好的主要是三井财团旗下和富士财团旗下的几家企业,三井财团旗下自然是东芝、索尼、东燃化学这几家,而富士财团旗下的自然就是佳能。
通过对倭国几家从事液晶领域企业的调查和分析,谭振华选定了自己的公关目标,并通过已经成为佳能社长的御手洗冨士夫介绍,很快就成为了富士财团的高级经理人组织“芙蓉会”的座上宾。
此时的倭国正是一片萧条景象。
从1989年5月底三重野康接管倭国央行开始,他就采取了强硬的手段,连续6次提高利息,中央银行贴现率从2.5%升至6%,他同时要求所有商业银行大幅削减贷款;与此同时,大藏省要求所有金融机构控制不动产贷款,严格贷款审批和发放。
随着融资成本的不断升高,大批的资金终于开始从火热的股市和楼市中撤离,这种撤离是盲目和无序的,并很快就演变成了一场资本大逃亡,可既然是逃亡,那自然就有逃得掉的和逃不掉的,而社会学的一般规律告诉我们,逃不掉的永远都是大多数——毕竟肯横下一条心来割肉斩仓的狠人还是少数,而侥幸心理却人人都有。
1989年12月29日,日经指数抵达了38915.87的历史高点,从此开始一路下跌,曾经火热的土地交易市场也突然之间失去了买家,到1991年年中谭振华抵达倭国时,股市已经跌到了2万点附近,跌幅高达40%,土地市场更惨,跌幅达到了46%。
这使得倭国几乎所有的银行、证券公司都出现了巨额亏损,很多以高杠杆投资股市、楼市的企业也因此背负了巨额的债务,整个倭国经济出现了大倒退,有倭国经济学家哀怨地称之为“平成大萧条。”
众所周知,即便是在暴跌的市场环境中,财富也是不会被主动消灭的,它只会发生转移,那这些钱到底转移到了谁手里其实也很容易知道的,只要看看股市暴跌的时候谁在大笔沽空就好了,哎呀我靠,那几个基金的名字看着好眼熟……
在某次对“红旗资本”未来的发展“统一思想”的会议中,郭钊德曾经提过一个建议,他当时提出:不要完全撤出倭国市场而要在这个市场中保留一部分现金,理由则是倭国的经济泡沫破灭后,该国有可能因此而陷入难以自拔的衰退,到了那个时候,就是这些现金发挥作用的时候了,倭国有不少企业掌握了领先的科技,这些是真正的财富,手握现金也许有机会以极为便宜的价格将这些财富买下来。
他的这个建议得到了余彭夏和谭振华的一致赞同,也因此,“红旗资本”在倭国还拥有大量的流动资金——大约2.5兆日元,按当前汇率,约值200亿美元。
如果换在1989年之前,这2.5兆日元的资金虽然不少,但也未必会被“芙蓉会”这样的顶级财阀组织的高级经理人组织看在眼里,可今时不同往日,金融泡沫的破灭也导致了富士财团旗下的一众企业元气大伤,所以当谭振华手握这笔钱出现在“芙蓉会”并提出,这笔钱就是要用来买东西或者投资倭国企业的时候,他自然会受到无比热情的接待和欢迎。
会谈是在亲切而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并在经过了仔细地磋商之后取得了一致意见:“红旗资本”将向富士财团的核心企业“富士银行”注资0.6兆日元并获得其9.5%的股权及一个董事会席位;财团旗下的另一家重点企业“日产汽车”将与谭振华旗下的“汉阳动力集团”共同推进尼桑品牌轿车在华合资生产事宜,如果该事项能够获得华夏工信部的批准,那么将按华夏当前的政策在汉阳新建一家合资车厂。
在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下,“汉阳动力集团”经过了这些年的发展,除了在柴油机领域已经建立了一整套相对先进和完整的产品线,还半推半就地收购了当地一些效益不好的中小型国营企业,其中就包括也在古田工业园区的原汉阳客车厂从而拿到了一张此时还未被人重视的汽车生产牌照——再过几年,随着国外车厂的大量涌入,这东西可就越来越值钱了呢!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张牌照在手,谭振华手里才又多了一个与富士财团讨价还价的本钱——在富士财团旗下的29家大型企业中,日产无疑是其中相当重要的一块资产版图。
这些是面向未来领域的产业布局,而谭振华此行的最重要成果则是建立了与日立公司的深入合作。
华夏人熟悉日立这个品牌恐怕是从一部动画片开始的——对,同学,如果你足够老,恐怕你还能记得当年风靡华夏的首部倭国进口动漫作品《铁臂阿童木》1980年版,有着十万马力引擎的小机器人阿童木善良、勇敢,他和茶水博士一起不断地为了人类正义与和平的事业而战斗……
而在这部动画片的开头,你总能看到“日立”的广告,这恐怕也是华夏人第一次见到“贴片广告”这种宣传模式了,“日立”这个品牌也因此深入了华夏人的生活。
日立与华夏的合作由来已久,1979年就在京城成立了第一家独资经营的事务所,不过,直到今天,其产品依然还是以全进口的方式在华夏销售,也因此在很多方面在与东芝等企业的竞争中处于下风。
而谭振华的到访显然给了日立解决这一问题的契机——谭振华提出,日立完全可以与闻州华青集团也组建一家合资企业么,虽然闻州华青与东芝有深入的合作,但并不代表就不能与日立合作了,事实上闻州华青集团旗下也有自己的品牌,与东芝也是事实上的竞争关系,但这种问题完全可以用不同的运营管理团队完全市场化的方式来运作解决,彼此根本不矛盾。
通过对倭国几家从事液晶领域企业的调查和分析,谭振华选定了自己的公关目标,并通过已经成为佳能社长的御手洗冨士夫介绍,很快就成为了富士财团的高级经理人组织“芙蓉会”的座上宾。
此时的倭国正是一片萧条景象。
从1989年5月底三重野康接管倭国央行开始,他就采取了强硬的手段,连续6次提高利息,中央银行贴现率从2.5%升至6%,他同时要求所有商业银行大幅削减贷款;与此同时,大藏省要求所有金融机构控制不动产贷款,严格贷款审批和发放。
随着融资成本的不断升高,大批的资金终于开始从火热的股市和楼市中撤离,这种撤离是盲目和无序的,并很快就演变成了一场资本大逃亡,可既然是逃亡,那自然就有逃得掉的和逃不掉的,而社会学的一般规律告诉我们,逃不掉的永远都是大多数——毕竟肯横下一条心来割肉斩仓的狠人还是少数,而侥幸心理却人人都有。
1989年12月29日,日经指数抵达了38915.87的历史高点,从此开始一路下跌,曾经火热的土地交易市场也突然之间失去了买家,到1991年年中谭振华抵达倭国时,股市已经跌到了2万点附近,跌幅高达40%,土地市场更惨,跌幅达到了46%。
这使得倭国几乎所有的银行、证券公司都出现了巨额亏损,很多以高杠杆投资股市、楼市的企业也因此背负了巨额的债务,整个倭国经济出现了大倒退,有倭国经济学家哀怨地称之为“平成大萧条。”
众所周知,即便是在暴跌的市场环境中,财富也是不会被主动消灭的,它只会发生转移,那这些钱到底转移到了谁手里其实也很容易知道的,只要看看股市暴跌的时候谁在大笔沽空就好了,哎呀我靠,那几个基金的名字看着好眼熟……
在某次对“红旗资本”未来的发展“统一思想”的会议中,郭钊德曾经提过一个建议,他当时提出:不要完全撤出倭国市场而要在这个市场中保留一部分现金,理由则是倭国的经济泡沫破灭后,该国有可能因此而陷入难以自拔的衰退,到了那个时候,就是这些现金发挥作用的时候了,倭国有不少企业掌握了领先的科技,这些是真正的财富,手握现金也许有机会以极为便宜的价格将这些财富买下来。
他的这个建议得到了余彭夏和谭振华的一致赞同,也因此,“红旗资本”在倭国还拥有大量的流动资金——大约2.5兆日元,按当前汇率,约值200亿美元。
如果换在1989年之前,这2.5兆日元的资金虽然不少,但也未必会被“芙蓉会”这样的顶级财阀组织的高级经理人组织看在眼里,可今时不同往日,金融泡沫的破灭也导致了富士财团旗下的一众企业元气大伤,所以当谭振华手握这笔钱出现在“芙蓉会”并提出,这笔钱就是要用来买东西或者投资倭国企业的时候,他自然会受到无比热情的接待和欢迎。
会谈是在亲切而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并在经过了仔细地磋商之后取得了一致意见:“红旗资本”将向富士财团的核心企业“富士银行”注资0.6兆日元并获得其9.5%的股权及一个董事会席位;财团旗下的另一家重点企业“日产汽车”将与谭振华旗下的“汉阳动力集团”共同推进尼桑品牌轿车在华合资生产事宜,如果该事项能够获得华夏工信部的批准,那么将按华夏当前的政策在汉阳新建一家合资车厂。
在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下,“汉阳动力集团”经过了这些年的发展,除了在柴油机领域已经建立了一整套相对先进和完整的产品线,还半推半就地收购了当地一些效益不好的中小型国营企业,其中就包括也在古田工业园区的原汉阳客车厂从而拿到了一张此时还未被人重视的汽车生产牌照——再过几年,随着国外车厂的大量涌入,这东西可就越来越值钱了呢!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张牌照在手,谭振华手里才又多了一个与富士财团讨价还价的本钱——在富士财团旗下的29家大型企业中,日产无疑是其中相当重要的一块资产版图。
这些是面向未来领域的产业布局,而谭振华此行的最重要成果则是建立了与日立公司的深入合作。
华夏人熟悉日立这个品牌恐怕是从一部动画片开始的——对,同学,如果你足够老,恐怕你还能记得当年风靡华夏的首部倭国进口动漫作品《铁臂阿童木》1980年版,有着十万马力引擎的小机器人阿童木善良、勇敢,他和茶水博士一起不断地为了人类正义与和平的事业而战斗……
而在这部动画片的开头,你总能看到“日立”的广告,这恐怕也是华夏人第一次见到“贴片广告”这种宣传模式了,“日立”这个品牌也因此深入了华夏人的生活。
日立与华夏的合作由来已久,1979年就在京城成立了第一家独资经营的事务所,不过,直到今天,其产品依然还是以全进口的方式在华夏销售,也因此在很多方面在与东芝等企业的竞争中处于下风。
而谭振华的到访显然给了日立解决这一问题的契机——谭振华提出,日立完全可以与闻州华青集团也组建一家合资企业么,虽然闻州华青与东芝有深入的合作,但并不代表就不能与日立合作了,事实上闻州华青集团旗下也有自己的品牌,与东芝也是事实上的竞争关系,但这种问题完全可以用不同的运营管理团队完全市场化的方式来运作解决,彼此根本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