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IBM公司与哈佛大学开始合作,先后制成了电子管计算机MARK-1和MARK-2,随后制成了电子管继电器混合大型计算机SSEC。

    当半导体时代来临,晶体管计算机出现以后,IBM又率先研制出了小型数据处理计算机IBM1401,采用了晶体管线路,磁芯存储器,印制线路板这些先进技术,使得主机体积大大减小并彻底取代了穿孔卡片式统计机,同时也奠定了IBM在计算机行业的领先地位。而到了1975年,IBM生产的计算机数量是世界其他所有计算机厂家生产的计算机总和的4倍,成为了一个集科研、生产、销售、技术服务和教育培训为一体的联合企业。

    可以说,IBM在计算机行业内是无可置疑的行业老大。

    这一统治地位也延续到了个人计算机领域。

    尽管所有人都公认,1973年诞生于施乐公司帕洛阿托研究中心的“奥托”是个人计算机的鼻祖,但真正将这类设备推广开来的,却是“苹果”公司的“APPLE”以及IBM。

    尽管1981年IBM才推出个人计算机,比苹果公司整整晚了5年之久,但凭借其强大的销售渠道和

    品牌影响力,IBM迅速占领了绝大部分的个人电脑市场,而这,也让某两家公司得以迅速地成长。

    其一当然就是为其提供CPU的英特尔公司,其二就是为其提供操作系统的微软。

    当然,彼时的英特尔和微软对比起IBM来说,都是小小的小字辈,而IBM又从来不是一盏省油的灯,所以啊,在其强大的压力下,英特尔不得不将其CPU构架授权给了几家企业,比如AMD,好让IBM可以坐享互相竞价带来的低成本。

    这,就是AMD得到了X86构架授权的起始,当然同一时期获得了X86授权的不仅仅是AMD一家,还有国民半导体、ZILOG智路公司及MOS科技公司都获得了授权,只不过各家的能力、重视程度等等都不太一样,以至于在另一个时空中,在桌面领域,到最后英特尔真正的对手就只剩下了一家AMD而已。

    至于微软,前文已经说过,比尔·盖茨先生花了5万美元从蒂姆·帕特森手上购买了86-DOS的版

    权和源代码,顺手将版权信息改了改就卖给了IBM,从此大发横财…

    随着IBM个人计算机在市场上的热销,有一大批企业也看中了这块新兴的市场,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选择了同一条技术路径——100%兼容IBM,以至于市场上的除“苹果”以外的绝大多数个人计算机,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IBM兼容计算机。

    换句话说,绝大多数的个人计算机生产厂商,都为IBM马首是瞻。

    虞有成原本的设想,是先争取几家规模稍微小一点的整机生产企业加入本方阵营,之后慢慢扩大影响力再想办法与IBM接触,在他看来,这样做虽然见效缓慢,但胜在操作相对容易一些——说服康柏这样的新兴公司与说服IBM这样的老牌垄断巨头,难度显然不在一个数量级。

    但是谭振华的想法显然与他不太一样。

    “托尼,其实,要搞定IBM,你有一个最简单的办法。”

    “什么办法?”

    “联合英特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