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有几位将军,他们在府前叩拜请见大王……”
一名府员匆匆入堂叩告道。
听到这话后,高澄脸色顿时又是一沉,拍案怒声道:“大王征程劳累,正于内府休养,不愿召见外人,速速行出遣退。若仍留此滋扰,即刻抓捕治罪!”
他自知这些将领们是听说了外间各种流言,所以屡屡叩请求见高王,想要验证流言真伪。除了对高王的生死感到担忧好奇之外,更多的自然还是担心他们各自功名势位会否受到影响。
但高澄维持稳定住当下的局面已经非常辛苦了,自是没有闲情再去安抚这些恃宠生骄的悍将们的彷徨心情。更何况高王病情仍有反复,也不适合此际召见群众。
所以对于这一类的请求,高澄也都懒于正经回应,只将视作是在添乱,对此自然是没有什么好态度。
但旁边陈元康听他这么说后,还是忍不住开口道:“晋阳诸将追从大王年久,多有建义之功。归国以来久不相见,难免是会心中生疑。他们共大王之间除了受用效力的忠义之外,更有相事艰难的情义,该要作何处断,最好还是请告大王决之。”
高澄闻言后眉头便微微一皱,陈元康见状下意识用手捂了捂刚得赏赐的那金像。好在这世子并没有动怒,只是指了指案上积卷说道:“此间事务仍繁,待到案事清空,再告大王不迟。”
陈元康那所谓相事艰难的情义,高澄并不是不能体会。毕竟他父亲河北发迹之时,他早已经记事懂事了,在此之前也很是过了几年衣不遮体、食不果腹、漂泊无依的悲惨生活,至今想来都仍历历在目。
但能体会并不意味着就认同这种情义,在高澄看来,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尊卑又何以定纲常?
相对于虚无缥缈的感情,他更习惯也更擅长以权术法令来管束群众。对于父亲滥恩于旧情的做法都有些不能认同,认为是有乱国法。他们父子造业虽然是有赖这些镇人之力良多,而这些镇人也都仰借他们父子经营之功而高官显爵,彼此间实在谈不上有什么情义深厚的可以混淆国法。
府员们自知世子对此事本就不耐烦,故而也不敢再来打扰,只能匆匆退出堂外去,然后再到府前劝告那几名跪拜此间的将领们退走。
城中流言已经传扬多日,都在说高王已经是凶多吉少。见不到高王,这些将领们自然不甘心就此退去,而再看向这几名府员时,脸色顿时也变得有些不善,纷纷破口大骂道:“某等受高王驱使奋勇杀贼时,尔等又在何处?如今你等刀笔小吏于府上环拥主上,却将某等心腹屏除府外,着实该死!”
说话间,这些将领们更加激动,竟然直接将这几名府员捉将过来提拳便作殴打,使得府前场面顿时更加嘈杂。
晋阳之乱结束后,丞相府内外警戒本就加倍森严,听到此间斗殴声传来,府中顿时又涌出一队甲兵,为首一个三十出头的将领正是世子高澄的亲信都督、卫将军斛律光。
眼见这些悍将竟然敢当中殴打丞相府属官,斛律光自是不敢怠慢,忙不迭喝令甲士们入前将动手将领抓捕下来,同时喝令驱散其他围观群众。
但事情却并没有就此了结,这几名将领各自也都拥有亲友部曲,眼见他们被抓捕起来,其他人自然想办法搭救,于是很快便有越来越多的人向丞相府前涌来。
大军自玉璧前线撤回后,本就没有完全遣返各自驻城,仍有许多留驻于晋阳周边。随着丞相府前骚乱越来越显眼,向此围聚过来的群众也飞快增多,很快便达到了数千之众。
当这一情况再次传入直堂中时,高澄顿时也有些傻眼,不敢再做等闲视之。他倒不是真怕了这些兵众聚众作乱,只是担心府外的骚乱滋扰到内府,本待亲行出镇抚群情,却被陈元康眼疾手快的劝阻下来,并作进言道:“当此际群情汹汹、堵不如疏,世子若应许此群众呼声,徒折威望,事态却未必转好。不如速速召请人望隆重的宿将,诸如大司马等如此平复众情。”
一名府员匆匆入堂叩告道。
听到这话后,高澄脸色顿时又是一沉,拍案怒声道:“大王征程劳累,正于内府休养,不愿召见外人,速速行出遣退。若仍留此滋扰,即刻抓捕治罪!”
他自知这些将领们是听说了外间各种流言,所以屡屡叩请求见高王,想要验证流言真伪。除了对高王的生死感到担忧好奇之外,更多的自然还是担心他们各自功名势位会否受到影响。
但高澄维持稳定住当下的局面已经非常辛苦了,自是没有闲情再去安抚这些恃宠生骄的悍将们的彷徨心情。更何况高王病情仍有反复,也不适合此际召见群众。
所以对于这一类的请求,高澄也都懒于正经回应,只将视作是在添乱,对此自然是没有什么好态度。
但旁边陈元康听他这么说后,还是忍不住开口道:“晋阳诸将追从大王年久,多有建义之功。归国以来久不相见,难免是会心中生疑。他们共大王之间除了受用效力的忠义之外,更有相事艰难的情义,该要作何处断,最好还是请告大王决之。”
高澄闻言后眉头便微微一皱,陈元康见状下意识用手捂了捂刚得赏赐的那金像。好在这世子并没有动怒,只是指了指案上积卷说道:“此间事务仍繁,待到案事清空,再告大王不迟。”
陈元康那所谓相事艰难的情义,高澄并不是不能体会。毕竟他父亲河北发迹之时,他早已经记事懂事了,在此之前也很是过了几年衣不遮体、食不果腹、漂泊无依的悲惨生活,至今想来都仍历历在目。
但能体会并不意味着就认同这种情义,在高澄看来,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尊卑又何以定纲常?
相对于虚无缥缈的感情,他更习惯也更擅长以权术法令来管束群众。对于父亲滥恩于旧情的做法都有些不能认同,认为是有乱国法。他们父子造业虽然是有赖这些镇人之力良多,而这些镇人也都仰借他们父子经营之功而高官显爵,彼此间实在谈不上有什么情义深厚的可以混淆国法。
府员们自知世子对此事本就不耐烦,故而也不敢再来打扰,只能匆匆退出堂外去,然后再到府前劝告那几名跪拜此间的将领们退走。
城中流言已经传扬多日,都在说高王已经是凶多吉少。见不到高王,这些将领们自然不甘心就此退去,而再看向这几名府员时,脸色顿时也变得有些不善,纷纷破口大骂道:“某等受高王驱使奋勇杀贼时,尔等又在何处?如今你等刀笔小吏于府上环拥主上,却将某等心腹屏除府外,着实该死!”
说话间,这些将领们更加激动,竟然直接将这几名府员捉将过来提拳便作殴打,使得府前场面顿时更加嘈杂。
晋阳之乱结束后,丞相府内外警戒本就加倍森严,听到此间斗殴声传来,府中顿时又涌出一队甲兵,为首一个三十出头的将领正是世子高澄的亲信都督、卫将军斛律光。
眼见这些悍将竟然敢当中殴打丞相府属官,斛律光自是不敢怠慢,忙不迭喝令甲士们入前将动手将领抓捕下来,同时喝令驱散其他围观群众。
但事情却并没有就此了结,这几名将领各自也都拥有亲友部曲,眼见他们被抓捕起来,其他人自然想办法搭救,于是很快便有越来越多的人向丞相府前涌来。
大军自玉璧前线撤回后,本就没有完全遣返各自驻城,仍有许多留驻于晋阳周边。随着丞相府前骚乱越来越显眼,向此围聚过来的群众也飞快增多,很快便达到了数千之众。
当这一情况再次传入直堂中时,高澄顿时也有些傻眼,不敢再做等闲视之。他倒不是真怕了这些兵众聚众作乱,只是担心府外的骚乱滋扰到内府,本待亲行出镇抚群情,却被陈元康眼疾手快的劝阻下来,并作进言道:“当此际群情汹汹、堵不如疏,世子若应许此群众呼声,徒折威望,事态却未必转好。不如速速召请人望隆重的宿将,诸如大司马等如此平复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