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忙碌中时,时间总是过得飞快。当李泰还在和宇文贵书信交流、商讨合作细节的时候,时间也已经渐渐的来到了这一年的尾声。
腊月初,李泰丈人独孤信派其旧属皇甫穆来到了荆州,并且带给李泰一个惊人的消息:元魏宗室元烈谋杀太师宇文泰未成,反被宇文泰所杀。
对于这个消息,李泰倒是并不感到多惊讶,只是在听完后心内忽有所觉,原来国中局势已经发展到了这一步了。
他自从来到荆州之后,对于关中的人事关注度便不再像之前那么高了,精力大多都用在了对荆州的治理和开拓上来,对于这些乱七八糟的内斗也都是能避则避,偶尔作为一个看客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大多数时候则都不怎么上心。
独孤信在被召回朝中之后,针对关中时局人事上的话语权也大大降低,偶尔有一些小动作也都无伤大雅。即便是他心里有什么想法,也都很少来打扰李泰。
这一次他却主动派遣皇甫穆来专程通知李泰这一消息,显然是在独孤信看来这件事意义非凡,哪怕远在荆州的李泰恐怕也受到不小的影响,还是提前知晓比较好。
皇甫穆将这件事情的经过和细节都讲述的很清楚,甚至连元烈在诸武库盗取的器械数量和种类都有涉及,而李泰在听完后心里也不免暗生猜测,只怕他丈人在这件事情里也不能说完全的清白无染。
倒不是说独孤信也与元烈或者说其背后的皇帝元钦同谋,但估计也得有个知情不报或者推波助澜之嫌。
这也不是李泰乱搞阴谋论,而是独孤信既有这样的条件、也有这样的动机。
此事发于六坊禁军之中,而独孤信也曾担任过领军将军,虽然时间不算太长,但独孤信在领军位置上时,当时的皇帝元宝炬和诸元魏宗室也有拉拢镇兵以制衡宇文泰的需求,双方属于是双向奔赴了。
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李虎长期驻守长安,讲到对京畿诸武装力量的影响,那也是深刻得很。如今李虎虽然不在了,但一直与之互动密切的独孤信对其留下的人事关系有所接收也是很正常的。
按照皇甫穆的说法,元烈他们盗窃武库军械可不是一时兴起的事情,而是从宇文泰自陇右返回以来便开始,酝酿了长达几个月的时间,一直到最后作死的去盗窃具装重甲这样的重要军械才暴露出来。
长达几个月的时间,虽然有禁军人事调度混乱的缘故,但是在关键位置上必然也会有人帮忙掩饰,才能让这件事保密这么长的时间。
独孤信倒是没有直接加害宇文泰的动机,毕竟如今他已经是高居柱国之位、势同等夷,如果要挑战宇文泰的权威,那也要面对其他几位柱国的敌对,风险实在太高。
但如果说他无意中得知此事却选择隐瞒不报,乃至于在一些难以分辨的地方提供一点微不足道的小帮助,这估计他是能做得出来的。
因为无论元烈等人谋计成或不成,都能加强他们这些柱国的存在感。
如果元烈等人当真袭杀了宇文泰,那出面主持大局的也绝不会是皇帝和元魏宗室,而是他们这些柱国。如若谋事不成如当下这种状况,为了以绝后患,宇文泰必然也要获取他们这些柱国的同意和支持,才能直接针对幕后之人加以制裁和报复。
事情也的确如此,就在中外府下令处决元烈之后,宇文泰便将诸位柱国都邀请到华州来,针对此事进行商讨。虽然在日常军政事务的处理上,宇文泰自己就能进行决断处置,可是上升到如此政治高度,那他就必须要与众柱国们统一声音,不敢独断专行。
“今大司马正在华州共诸位柱国商讨后计,因觉此事有必要告知太原公,故而派遣卑职前来相告。”
腊月初,李泰丈人独孤信派其旧属皇甫穆来到了荆州,并且带给李泰一个惊人的消息:元魏宗室元烈谋杀太师宇文泰未成,反被宇文泰所杀。
对于这个消息,李泰倒是并不感到多惊讶,只是在听完后心内忽有所觉,原来国中局势已经发展到了这一步了。
他自从来到荆州之后,对于关中的人事关注度便不再像之前那么高了,精力大多都用在了对荆州的治理和开拓上来,对于这些乱七八糟的内斗也都是能避则避,偶尔作为一个看客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大多数时候则都不怎么上心。
独孤信在被召回朝中之后,针对关中时局人事上的话语权也大大降低,偶尔有一些小动作也都无伤大雅。即便是他心里有什么想法,也都很少来打扰李泰。
这一次他却主动派遣皇甫穆来专程通知李泰这一消息,显然是在独孤信看来这件事意义非凡,哪怕远在荆州的李泰恐怕也受到不小的影响,还是提前知晓比较好。
皇甫穆将这件事情的经过和细节都讲述的很清楚,甚至连元烈在诸武库盗取的器械数量和种类都有涉及,而李泰在听完后心里也不免暗生猜测,只怕他丈人在这件事情里也不能说完全的清白无染。
倒不是说独孤信也与元烈或者说其背后的皇帝元钦同谋,但估计也得有个知情不报或者推波助澜之嫌。
这也不是李泰乱搞阴谋论,而是独孤信既有这样的条件、也有这样的动机。
此事发于六坊禁军之中,而独孤信也曾担任过领军将军,虽然时间不算太长,但独孤信在领军位置上时,当时的皇帝元宝炬和诸元魏宗室也有拉拢镇兵以制衡宇文泰的需求,双方属于是双向奔赴了。
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李虎长期驻守长安,讲到对京畿诸武装力量的影响,那也是深刻得很。如今李虎虽然不在了,但一直与之互动密切的独孤信对其留下的人事关系有所接收也是很正常的。
按照皇甫穆的说法,元烈他们盗窃武库军械可不是一时兴起的事情,而是从宇文泰自陇右返回以来便开始,酝酿了长达几个月的时间,一直到最后作死的去盗窃具装重甲这样的重要军械才暴露出来。
长达几个月的时间,虽然有禁军人事调度混乱的缘故,但是在关键位置上必然也会有人帮忙掩饰,才能让这件事保密这么长的时间。
独孤信倒是没有直接加害宇文泰的动机,毕竟如今他已经是高居柱国之位、势同等夷,如果要挑战宇文泰的权威,那也要面对其他几位柱国的敌对,风险实在太高。
但如果说他无意中得知此事却选择隐瞒不报,乃至于在一些难以分辨的地方提供一点微不足道的小帮助,这估计他是能做得出来的。
因为无论元烈等人谋计成或不成,都能加强他们这些柱国的存在感。
如果元烈等人当真袭杀了宇文泰,那出面主持大局的也绝不会是皇帝和元魏宗室,而是他们这些柱国。如若谋事不成如当下这种状况,为了以绝后患,宇文泰必然也要获取他们这些柱国的同意和支持,才能直接针对幕后之人加以制裁和报复。
事情也的确如此,就在中外府下令处决元烈之后,宇文泰便将诸位柱国都邀请到华州来,针对此事进行商讨。虽然在日常军政事务的处理上,宇文泰自己就能进行决断处置,可是上升到如此政治高度,那他就必须要与众柱国们统一声音,不敢独断专行。
“今大司马正在华州共诸位柱国商讨后计,因觉此事有必要告知太原公,故而派遣卑职前来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