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左右逢源(2/3)
说着,又给萧瑀斟酒。
萧瑀端起酒碗,呷了一口,没敢再干了它,品着甘醇的酒味,缓缓说道:“这房二郎当真天资绝顶,祖祖辈辈喝了几千年的酒,为何就从未有人想过将其蒸馏一遍,得到更加醇正的酒水呢?还有那火药,据说便是其闭关数月,阅遍古今丹药文献,从中琢磨出的配方,一举使得大唐之战力跃升至天下无敌!更被说还有玻璃、造船、竹纸……一桩桩一件件,以往若是有人能够做成一件,便足以笑傲朝堂名垂青史,如今却尽皆被这小子弄出来,这等功绩,放眼天下何人能及?这样的人物,当真是不世出的奇才,惊才绝艳举世无双,世间之人,无人可出其右。”
他还在努力,试图让谢偃认识到他的鲁莽行为不仅仅是给山东与江南的联盟带来的危机,更要让他别被权势蒙蔽了双眼,意识到支持晋王争储的举措已经触及到了太子以及房俊的,一旦房俊展开反击,后果必然非常严重。
当然,更多的还是希望凭借自己的威望和三寸不烂之舌,将谢偃从悬崖边拉回来,以此使得即将要彻底破裂的联盟起死回生,自己才能够掌握更多的权力,并且身处于核心集团的中枢。
与公与私,萧瑀都觉得谢偃带来的影响太过恶劣。
谢偃夹了一口菜,抿了一口酒,不以为然道:“那又如何?吾承认他是个天才,可是古往今来,最不缺的就是天才!他一桩桩一件件足可名垂青史,可是到头来,所有的好处不都是归于陛下?”
顿了一顿,又道:“所以,唯有掌握权力者,才能支配天下,甚至支配生死!”
萧瑀坐在那里,尽力劝说道:“你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门心思的做学问,所以对于房俊的能量并不尽知,勿要受了他人挑唆,导致不可挽回。你我相交数十年,实在不忍见你被人蛊惑,最终落一个惨淡下场,听我一句劝,放弃争储这个不切实际的妄想吧,即便争储成功,也不过是狡兔死、走狗烹的结局,还不如赶紧回到江南,颐养天年做做学问为好。”
他苦口婆心,谢偃却并不领情,黯然一叹,反问道:“吾出身陈郡谢氏,可如今之陈郡谢氏,却又哪里是我的家呢?”
萧瑀一愣,旋即默然。
谢偃的祖上于侯景之乱时沦落至西魏宇文氏之手,辗转北地多年,方才得了机会重返家乡,却将谢偃这一支遗留在当时的北周,起初之时颠沛流离,饥寒困苦,如今名满士林的谢偃当年更是差点饿死,数度以乞讨为生,多次身染重病,好不容易熬了过来。
如今的谢偃看上去须发花白、老态龙钟,实则他的年纪却刚至五旬,望之有若七旬老者,皆是昔日困顿之时伤了身体机理,病痛缠身加速衰老。
直至谢偃长大,以文名传遍关中,方才得到了隋炀帝的青睐,进入仕途,为散从正员郎。
自此方才崛起。
可即便如今他乃是天下有数的大儒,身上也背负着陈郡谢氏的牌子,却一生未曾离开过关中,更从未返祖归宗。
如今垂垂老矣,又因为得罪了当朝权贵而告老还乡,陈郡谢氏怎么可能有他的一席之地?
也或许,正是因为这一份落叶不得归根的遗憾,才导致了谢偃在这件事上如此固执,完全不管江南士族是否因此受到损失,更不管整个帝国会因此走向动荡。他祖辈流落在外,与家族血脉已经稀释,想要认祖归宗,就必须要带回去一些什么。
只求一个功成名就,他日耄耋之年,能够衣锦还乡,荣归故里。
萧瑀沉吟着,感到棘手。他原本以为凭借自己的威望可以顺利说服谢偃,却没想到这人的心里居然打着想要建功立业,之后荣归故里的想法,这就难办了。
萧瑀端起酒碗,呷了一口,没敢再干了它,品着甘醇的酒味,缓缓说道:“这房二郎当真天资绝顶,祖祖辈辈喝了几千年的酒,为何就从未有人想过将其蒸馏一遍,得到更加醇正的酒水呢?还有那火药,据说便是其闭关数月,阅遍古今丹药文献,从中琢磨出的配方,一举使得大唐之战力跃升至天下无敌!更被说还有玻璃、造船、竹纸……一桩桩一件件,以往若是有人能够做成一件,便足以笑傲朝堂名垂青史,如今却尽皆被这小子弄出来,这等功绩,放眼天下何人能及?这样的人物,当真是不世出的奇才,惊才绝艳举世无双,世间之人,无人可出其右。”
他还在努力,试图让谢偃认识到他的鲁莽行为不仅仅是给山东与江南的联盟带来的危机,更要让他别被权势蒙蔽了双眼,意识到支持晋王争储的举措已经触及到了太子以及房俊的,一旦房俊展开反击,后果必然非常严重。
当然,更多的还是希望凭借自己的威望和三寸不烂之舌,将谢偃从悬崖边拉回来,以此使得即将要彻底破裂的联盟起死回生,自己才能够掌握更多的权力,并且身处于核心集团的中枢。
与公与私,萧瑀都觉得谢偃带来的影响太过恶劣。
谢偃夹了一口菜,抿了一口酒,不以为然道:“那又如何?吾承认他是个天才,可是古往今来,最不缺的就是天才!他一桩桩一件件足可名垂青史,可是到头来,所有的好处不都是归于陛下?”
顿了一顿,又道:“所以,唯有掌握权力者,才能支配天下,甚至支配生死!”
萧瑀坐在那里,尽力劝说道:“你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门心思的做学问,所以对于房俊的能量并不尽知,勿要受了他人挑唆,导致不可挽回。你我相交数十年,实在不忍见你被人蛊惑,最终落一个惨淡下场,听我一句劝,放弃争储这个不切实际的妄想吧,即便争储成功,也不过是狡兔死、走狗烹的结局,还不如赶紧回到江南,颐养天年做做学问为好。”
他苦口婆心,谢偃却并不领情,黯然一叹,反问道:“吾出身陈郡谢氏,可如今之陈郡谢氏,却又哪里是我的家呢?”
萧瑀一愣,旋即默然。
谢偃的祖上于侯景之乱时沦落至西魏宇文氏之手,辗转北地多年,方才得了机会重返家乡,却将谢偃这一支遗留在当时的北周,起初之时颠沛流离,饥寒困苦,如今名满士林的谢偃当年更是差点饿死,数度以乞讨为生,多次身染重病,好不容易熬了过来。
如今的谢偃看上去须发花白、老态龙钟,实则他的年纪却刚至五旬,望之有若七旬老者,皆是昔日困顿之时伤了身体机理,病痛缠身加速衰老。
直至谢偃长大,以文名传遍关中,方才得到了隋炀帝的青睐,进入仕途,为散从正员郎。
自此方才崛起。
可即便如今他乃是天下有数的大儒,身上也背负着陈郡谢氏的牌子,却一生未曾离开过关中,更从未返祖归宗。
如今垂垂老矣,又因为得罪了当朝权贵而告老还乡,陈郡谢氏怎么可能有他的一席之地?
也或许,正是因为这一份落叶不得归根的遗憾,才导致了谢偃在这件事上如此固执,完全不管江南士族是否因此受到损失,更不管整个帝国会因此走向动荡。他祖辈流落在外,与家族血脉已经稀释,想要认祖归宗,就必须要带回去一些什么。
只求一个功成名就,他日耄耋之年,能够衣锦还乡,荣归故里。
萧瑀沉吟着,感到棘手。他原本以为凭借自己的威望可以顺利说服谢偃,却没想到这人的心里居然打着想要建功立业,之后荣归故里的想法,这就难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