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 指点江山(2/3)
只要郎君答允下来,在东征之时率领水师奋力拼杀,无论结果如何,是否能够得到首功,都算是为了太子而战,太子亦必须领这份人情……她不敢插言,只能一脸希冀的看向房俊。
孰料,房俊非但唯有一丝半点受宠若惊的意思,反而苦笑一声,摇头道:“怕是殿下要失望了,非是微臣不肯戮力拼杀,而是东征一役……微臣怕是没有什么功勋能够捞到,顶了天就是一个中规中矩……”
李承乾不解:“水师兵强马壮舟楫如云,又有火炮这等神威如狱之利器,二郎为何这般不思进取?”
水师之战力,早已无需赘言,而右屯卫之兵卒各个精壮,在薛仁贵等人操练之下,早已不逊色于其他十六卫,兼且是大唐第一支全部募兵制的军队,军械装备、后勤补给尽皆一流,手里握着这么两支实力强悍的军队,怎能说出“中规中矩”这样的言语?
这简直就是不思进取,打算混日子?
没道理啊!
谁会放着功勋不拿?
房俊叹息一声,这位太子殿下对于朝局还是缺乏必要的认知啊……
“殿下,眼下大唐可谓四海昇平,毋须自保,剩下的便只有主动出击,如此一来,您且看看,周边尚有何人能够当得起大唐以举国之力征伐?无非是高句丽、薛延陀、吐蕃而已。薛延陀地处西北,控弦之士十数万,一击不中便即远遁千里,不适合大规模兵团作战,吐蕃地处高原,气候严寒土地贫瘠,欲以征伐,需要从长计议,否则一个不慎,便是损兵折将之局面。唯有高句丽,看似地域辽阔,实则偏安一隅,大军可以从三面围攻,尽显大兵团作战之优势。在可以见到的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如此大规模之国战,几乎没有,所以这一次陛下御驾亲征,便是最后一次捞取功勋的机会……关陇也好,江南也罢,甚至是山东,那些个军中骁将岂能放过这样的一个机会?一战功成,那边是几辈子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儿!这等情形之下,水师岂能主攻?岂能将攫取首功?若是当真如此,微臣便得罪了大唐军方所有的势力,升官晋爵是不可能的,就是陛下也决不允许。”
在大唐所有人的认知当中,倾国之力征伐高句丽,断然没有失败的可能,胜利是必然的,否则李二陛下何以御驾亲征?
功勋就放在那里,简直就跟白捡一样,谁这个时候敢跳出来将功勋独吞,那就是所有人的敌人!
那是死仇!
房俊扭头对侍女说道:“去将某书房之中那副高句丽舆图拿来。”
“喏。”
片刻之后,侍女将一副舆图拿来,铺在地上。
房俊与李承乾尽皆起身,俯览舆图。
指着高句丽东、北两方国境线上密密麻麻的代表着行军路线的箭头,解说道:“这便是政事堂诸位宰辅制定的作战方略,大军自营州出发,一路北上攻略新城、金山,一路南下,攻克辽东城、建安城、盖牟城、安市城,水师则从华亭镇出发,分兵三路,一路北上直取卑沙城,一路渡海攻陷大行城,消灭辽东境内之高句丽军队,之后会师鸭绿栅,渡过鸭绿水,击破辰夷城之后兵锋直抵平壤城,另一路则在百济登陆,直扑熊津城,覆灭百济,而后北上平壤城,数路大军汇聚,鼎定高句丽。”
李承乾缓缓颔首,赞叹道:“数路大军齐至,定然所向无敌,攻城拔寨,高句丽不可挡矣。”
房俊却嗤之以鼻。
孰料,房俊非但唯有一丝半点受宠若惊的意思,反而苦笑一声,摇头道:“怕是殿下要失望了,非是微臣不肯戮力拼杀,而是东征一役……微臣怕是没有什么功勋能够捞到,顶了天就是一个中规中矩……”
李承乾不解:“水师兵强马壮舟楫如云,又有火炮这等神威如狱之利器,二郎为何这般不思进取?”
水师之战力,早已无需赘言,而右屯卫之兵卒各个精壮,在薛仁贵等人操练之下,早已不逊色于其他十六卫,兼且是大唐第一支全部募兵制的军队,军械装备、后勤补给尽皆一流,手里握着这么两支实力强悍的军队,怎能说出“中规中矩”这样的言语?
这简直就是不思进取,打算混日子?
没道理啊!
谁会放着功勋不拿?
房俊叹息一声,这位太子殿下对于朝局还是缺乏必要的认知啊……
“殿下,眼下大唐可谓四海昇平,毋须自保,剩下的便只有主动出击,如此一来,您且看看,周边尚有何人能够当得起大唐以举国之力征伐?无非是高句丽、薛延陀、吐蕃而已。薛延陀地处西北,控弦之士十数万,一击不中便即远遁千里,不适合大规模兵团作战,吐蕃地处高原,气候严寒土地贫瘠,欲以征伐,需要从长计议,否则一个不慎,便是损兵折将之局面。唯有高句丽,看似地域辽阔,实则偏安一隅,大军可以从三面围攻,尽显大兵团作战之优势。在可以见到的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如此大规模之国战,几乎没有,所以这一次陛下御驾亲征,便是最后一次捞取功勋的机会……关陇也好,江南也罢,甚至是山东,那些个军中骁将岂能放过这样的一个机会?一战功成,那边是几辈子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儿!这等情形之下,水师岂能主攻?岂能将攫取首功?若是当真如此,微臣便得罪了大唐军方所有的势力,升官晋爵是不可能的,就是陛下也决不允许。”
在大唐所有人的认知当中,倾国之力征伐高句丽,断然没有失败的可能,胜利是必然的,否则李二陛下何以御驾亲征?
功勋就放在那里,简直就跟白捡一样,谁这个时候敢跳出来将功勋独吞,那就是所有人的敌人!
那是死仇!
房俊扭头对侍女说道:“去将某书房之中那副高句丽舆图拿来。”
“喏。”
片刻之后,侍女将一副舆图拿来,铺在地上。
房俊与李承乾尽皆起身,俯览舆图。
指着高句丽东、北两方国境线上密密麻麻的代表着行军路线的箭头,解说道:“这便是政事堂诸位宰辅制定的作战方略,大军自营州出发,一路北上攻略新城、金山,一路南下,攻克辽东城、建安城、盖牟城、安市城,水师则从华亭镇出发,分兵三路,一路北上直取卑沙城,一路渡海攻陷大行城,消灭辽东境内之高句丽军队,之后会师鸭绿栅,渡过鸭绿水,击破辰夷城之后兵锋直抵平壤城,另一路则在百济登陆,直扑熊津城,覆灭百济,而后北上平壤城,数路大军汇聚,鼎定高句丽。”
李承乾缓缓颔首,赞叹道:“数路大军齐至,定然所向无敌,攻城拔寨,高句丽不可挡矣。”
房俊却嗤之以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