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金门建筑的规模和实力在香江一众建筑公司中排名前二,再加上它的英资属性,前世被置地一眼相中。

    置地先是75年开始在股市上收购了少量金门建筑股票,然后通过换股的方式轻松合并了整个金门建筑。

    这一世整个香江的建筑行业没有出现什么变化,所以置地有极大概率仍旧会选择金门建筑。

    刘元昊想收购金门建筑的原因和置地一样,他将来要新建和重建的大厦比置地只多不少。

    他之所以选择金门建筑而不是选一家华资建筑公司,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首先金门建筑不涉及置地的核心利益,不会弄到双方不死不休的地步。

    其次刘元昊清楚置地的计划,可以提前落子,占据先手的位置。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虽然拥有了百佳超市和兴元地产,但刘元昊无论是行业影响力还是社会影响都不够强大,他需要一根粗壮的大腿。

    熟知前世发展的刘元昊清楚的知道此时香江哪根大腿是最粗的,他会想办法把沈弼拉进这次收购,然后趁机抱住汇丰的大腿。

    回归前的香江一直流传着一句话,控制香江的是马会,港府,汇丰,怡和。

    后面这两家都是香江的顶级势力,彼此间的恩怨情仇甚至可以追溯到100年前。

    当年怡和是香江唯我独尊的大佬,汇丰银行是新成立的小弟,他的成立可是要从大佬嘴里抢食的,因此怡和极力反对,明枪暗箭的没少给汇丰使绊子,当时还是弟中弟的汇丰只能忍气吞声猥琐发育。

    后来汇丰搞定了胡雪岩,通过给清政府李鸿章贷款,逐渐脱颖而出上位大佬。

    此后新老两位大佬之间争斗不断,甚至到了连各自的赛马在马会上的成绩都要一别苗头的地步。

    包括汇丰支持华商的政策其实本质上也是跟怡和争夺在香江的话语权,前世包船王收购九龙仓的资金就是汇丰提供的贷款。

    在不损害自身利益和英资整体利益的情况下能让置地吃瘪甚至亏损,汇丰绝对是相当乐意的。

    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刘元昊才敢虎口拔牙,去打金门建筑的主意。

    此时的恒生指数已经跌到了150点,证券公司那边金门建筑的股票收到了18%,青州英泥16%,和记18%,其他几家公司的股票都在10%左右。

    刘元昊找来陈伯,安排接下来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