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这是本次恩科的章程。”

    第二天下午,林翰就出现在朱厚照眼前了。

    他并没有贸然就直接拿出李东阳的推荐信,而是先把朱厚照交代的事情做了之后,以工作汇报的名义求见朱厚照,随行的还有礼部尚书刘进。

    “哦,你们这么快?”

    朱厚照是有些意外的,深深的看了林翰和刘进一眼,接过恩科章程就快速看了起来。

    “陛下,您昨日交代事情后,林大人和臣就已经开始着手了,林大人更是连夜修改章程,几近完美之后,我们还征求了翰林院和各部门的意见,这才敢把这章程给陛下。”

    “此外,我们金陵贡院好久没有举办全国性的恩科了。”

    “我们也派人组织排查了一下贡院,还大概统计了一下今年的学子数量。”

    “只要陛下下旨,今年的恩科就可以立即着手准备了。”

    刘进生怕自己的功劳也被抢了,连忙也趁机汇报他的努力。

    “臣也统计了一下今年各部的补缺,大概有一百二十三个补缺,其中侍郎,科道缺十九人,布政使、按察使及监司机构缺六十六人,七省知府、县令缺二十三人……”

    林翰自然不打无准备之仗,知道朱厚照动科举的原因,是想要提拔自己的人。

    所以,他也很贴心的拿出了一组更加有说服力的数字。

    呵呵,千金买骨还是对了。

    对于两人如此主动积极和卖力的工作态度,朱厚照很满意。

    谁说大明官员做不来事情,这些人不是很会揣摩朕意的嘛。

    朱厚照心头满意归满意,也并没有表露,反而很快的看完这次科举章程,直接皱眉道:“武举呢,朕看你们这武举……写得很含糊,学唐宋都不会吗?”

    大明从立国到天顺八年,虽设立了武举制度,但形同虚设。

    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朱元璋搞的蓝玉案和晚年杀功臣,担心武将会拥兵自重,对大明的统治造成巨大的威胁……所以,虽然有武举,但基本不被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