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傈僳族非遗文化,弘扬民族精神,2022年中旬,德昌县傈僳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及培训活动在南山傈僳族乡杉木沟村举办。

    活动对傈僳族火草麻布制作技艺作了总结,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傈僳族学会组织力量协助文化部门挖掘、整理、传承、保护、包装、打造傈僳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德昌的傈僳族至今还保留和传承着傈僳族古老而文明的传统文化,其中傈僳族火草麻布制作技艺已经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加活动的傈僳族民众通过表演葫芦笙吹奏、傈僳歌舞等节目,为现场观众展现傈僳族传统民族文化,现场对火草麻布制作的过程和步骤的展示,让观众直观的了解了火草织布技艺。活动还对保护傈僳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突出贡献的民间艺人进行了表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古老而又传统的,通过此次活动,让普通人有了走进非遗的“桥梁”,能够深入了解傈僳族的文化,对保护傈僳族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傈僳族火草织布技艺将对下一步乡村振兴,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傈僳族火草织布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傈僳族将自织的布俗称“火草布”,分别捻成线,再用织布架自织成布。其间,要经过割、晒、淋、泡、理、漂、绕、纺织等20多道加工环节,每一道工序都是靠她们的双手亲自来完成。火草织布技艺是我乡傈僳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形成的艺术结晶、是传统文化和民间技艺的瑰宝、是僳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僳族火草布,因其取材的特殊性,工艺独特性,产品性能的优良性,受到傈僳族民众的喜爱。

    相传傈僳族火草布制作史历史久远。传说:远古时代,时遇大旱。有一对居住深山的傈僳族青年。男的撵山打猎,女的管理家务。男青年所穿简陋的兽皮衣服,已无法蔽体、御寒。姑娘历尽艰辛,终于找到了荨麻、火草,便不停地撕、煮、漂洗、捻线,终于织成一件横纹麻布长衫。德昌傈僳族火草织布技艺主要分布于金沙和南山傈僳族乡,汉区的巴洞乡团结村、宽裕乡新裕村、乐跃乡沙坝村等傈僳族小聚居村落也有零星分布。

    用“火草”、“火麻”的植物纤维,纺织而成火草布、麻布来制作服饰,是傈僳族古老的纺织工艺。

    火草,是一种生长在大山里的野生植物,叶呈椭圆形,叶背有层白色的薄膜,其纤维韧性优良。每年的六、七月间,是采摘火草、割火麻杆的季节。傈僳妇女们将采来的野生火草叶片洗净、稍焐,剥下叶背面白色纤维层,搓成线、绕成团,叫火草线。把麻杆浸泡后剥下外皮纤维纺成线、绕成团,叫火麻线。

    傈僳族火草布的制作非常复杂,其主要原料是火草,由深山里的野生火草的叶片浸泡后,撕下背部的白色膜,捻成线,绕成团,作为织线备用,麻则采用火麻,经过晒、淋、泡后剥下皮,再用纺线车纺成麻线,用以织布。

    傈僳人保族传统的火草织布方法是用简易的自制织布机来编织,这种织布机操作起来简单方便,可以织出单层和双层的布料,也可以织出带图案、带花边的腰带。织布机上的织布机子(傈僳语:耶喃)和竹盘子(语:耶玛),是织布机上重要的两个部件,前者是决定织布是否有方格和图案及其大小多少,而后者则是将织线压紧,使用前把拉好的线先一根根穿过去,每织道线用它来加紧一次,用这种工具织出来的火草麻布即美观又结实,而且省时省力。

    火草织布采用双梭织布,一梭火草线,校麻线,相互交替使用。制作火草布工艺程序较为复杂,要经过割火草、焐火草、捻线、晾晒、理线、漂洗、布织桩、纺织等20多个环节,每个环节有其不同的工艺要求。

    用传统织机纺织火草布,操作较为简单,根据布桩、布线方式的不同,可以织出单层、双层火草布,也可以织出带斜方格的图案、带花边的腰带。民间火草布在织布前,傈僳族妇女总要三五成群地约好,相互配合拉好线,拉线方法的不同可以决定布料的单双层和长度宽度,往往一匹布长十多米,宽度可以放一百多股线;然后把这些线一对一对穿过织布机子,穿法的不同可以决定是否有方格图案和图案的大小多少;最后把线的两端固定在柱子等东西上,把织布机挂好就可以开始织了。织布者坐在机子前用脚踩动脚下的竹板,竹板会带动机子一上一下把穿好的线平均地分成整整齐齐的两份,这时织布者就把线放到中间然后再踩一下竹板就算织好了一道。如果要织带花纹的布,此时只要加上一些不同颜色的线就可以织出带花纹的布匹了。织好火草布后,傈僳族妇女们会根据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在火草布上染上各种颜色,绣上美丽的花纹,做成像彩虹一样的腰带;纳千针引万线,做成像白云样的白褶裙;在上面绣上美丽的花草万物,做成僳人永不离身的花挂包。补实善良的傈僳族族妇女姐妹们,在农闲的时候,常常聚在起互相交流织布的手艺,不断进行创新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