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回《给曹操送信》

    有关这事的消息很快就在军营中传开了,这些消息一部分是通过正常渠道传递下来用以安抚人心的,但多数消息则是士兵私下传播加上有人有意无意添加自己想象的:

    听说是军营中混进了不少曹军的细作,他们冒死冲进放有火药车的帐篷里,杀死了不少看护火药车的士兵,虽然看护火药车的士兵奋起反抗,但因为事出突然,加上这些细作不要命的进攻,所以这些细作得手了,点燃了一部火药车,炸毁了一个帐篷,也炸死了几个守卫,那些点火的曹军细作更是炸成了一滩血肉。1(1)现在蜀营全营戒严,所有士兵禁止出入。

    士兵们听了虽然有点意外,但在心里也没有引起多波澜,大多数人都嘀咕一句:“哦,原来如此!”就放下心来再一次进入梦乡了。

    这声巨响也把刚刚睡下的刘嘉吓了一大跳,身上的被子也被他惊慌的身体掀到了地上。他一骨碌爬了起来,大声对身边的护兵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护兵们自然也是一脸的茫然,脸色苍白地相互看着,不知道如何回答刘嘉的问题,那些军官如鄂焕等人倒是机灵得多,一边高叫着布置着从外面涌进来保护的士兵,命令他们把刘嘉等人的营帐层层围起来,一边派人去出事地点打探消息。

    当消息传到刘嘉这里时,庞统、徐庶、张松、李恢等人也都过来了。当然治军有方的黄忠、赵云、魏延等人带着手下护兵家将在军营里来往不慌不忙地巡走,呵斥弹压那些惊慌失措地士兵。在大部分士兵安定下来后再捕捉那些已经暴露了行踪的曹军细作。

    兀突骨一听是曹军细作弄的鬼,气得大叫道:“该死的曹贼,竟然使这种下三烂的勾当!搜!全营都搜,一个个地问,一定要把这些兔崽子个捞出来,**,老子要活吃了他们!”

    几个将军自然赞成这种习惯性的做法。都把圆睁地眼睛盯在刘嘉身上,只待刘嘉一下令下。他们就出去挨个帐篷地去搜,把那些细作给生吞活剥了。

    刘嘉自然也是怒气填膺,更震惊于曹军有如此多的细作潜伏在自己地军营里,幸亏这次他们的主要目的是烧那些火药车,如果他们是针对自己行动的话,那自己是不是没有命了?想起以前的关凤行刺,刘嘉有一种毛骨竦然的感觉。看来这反谍工作要进一步加强。李恢的工作要全心全意转到这方面来。刘嘉也知道凭这些细作要杀害防守严密地自己还不至于。但要是他们象今天晚上这样不要命的进攻,杀害自己手下的大将或谋士则完全有可能的。

    想到这里,刘嘉心慌地朝庞统、徐庶等人看去,特别是庞统他多看了几眼,因为按那个时空的本来面目,这丑陋的庞统是在益州死在张任士兵的乱箭之下的,由于自己地横空出世他没有挂掉,谁知道他的命运到底是由于自己的到来而被彻底改变了还是有可能再回到短命的老路上去?

    不过刘嘉发现。看他的目光看着庞统的时候,只见庞统用眼神示意着什么,他开始还有点不明白庞统地意思,但很快他就冷静下来,也想到了什么。他对正看着他下命令的将军道:“还是先稳住部队再说,先麻烦各位将军多辛苦一下。在营寨里多走动,给受惊的士兵安下心来。现在外面滴水成冰,这么大喊大叫惊天动地地把他们弄到帐篷外,也许细作还没有抓到我们自己的士兵都冻死了。一切等明天白天再说。”

    “是!”几个将军一肚子的不解,抱拳行礼后就鱼贯而去了。

    而身负反谍重任的李恢一边请罪一边问道:“在下该死!在下实在想不到军营里有这么多曹军细作。不知蜀王为什么不乘细作们惊慌失措的时候去收拾他们,要是他们跑了或者再次隐藏在我们的部队起来,那我们今后还是有麻烦。”

    庞统插话道:“先生先不要自责,今后多在这方面做点文章就可以了。曹军与我们相持这么多年,我们又俘虏了他这么多士兵,大部分身体强壮的士兵都编入了我们的部队。我们又没有办法一个个把他们地心思搞清楚。在几万反正过来地士兵中隐藏几十甚至几百个细作还是有可能的,这主要是靠我们这么注意放范。同时通过钱物引导和打胜仗来改变他们。现在表面看来曹军处在上风,几个死心踏地追随曹操地细作一鼓动,一些还在徘徊心神不定的士兵是有可能随着他们转的。通过这次行动,死心踏地追随曹操的细作肯定不少,今后我们反谍的事有可能更好做了。先生先去看一看我们隐藏火药、石漆的地方,特别是那些存放了大量火药的地方千万不能让其他人发现。”

    李恢连忙起身走了,几乎是跑着走的,看来他真是着急了也吓怕了。几个人看平时特别稳重的李恢失态的样子,都无言的笑了笑。张松等人也出去做修补工作去,房子里只剩下了刘嘉、庞统、徐庶三人。

    庞统在一个圆案前坐了下来,笑着对二人道:“哈哈,好事情。就是不知道这些细作有没有逃出去的,要是他们逃出去几个那就更好了。”

    刘嘉不解地说道:“刚才士元阻止嘉,不让嘉连夜兴师动众,嘉还理解。现在士元说这是好事,而且希望曹军的细作逃出去,给曹军通风报信,那不让曹军知道我们用车装火药准备炸曹营吗?这何好之有?”

    庞统笑着问道:“我们的**效果如何?我们现在在这里苦熬的目地而在?想起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