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敬斋忍俊不住笑了起来。

    将孙辈们当成羊,还一只羊、一群羊。

    苏敬斋对膝前的三个孙儿颇是满意,尤其是苏五郎颇有身为兄长的担当,如今连苏七郎也越发懂事了。

    今儿一席话,苏敬斋觉得外孙女当真长大了,被这么一扰,全无睡意,“文姜,陪外祖说说话。”

    甄苏落座。

    老仆沏了茶水,“大人要清茶还是浓茶?”

    甄苏道:“饮白开水罢。”

    *

    夜,深了。

    夜空的明月皎皎,月华如水,静谧如梦。

    “江南嫡支苏氏培养后辈的家族荣耀感,在这一点上,值得我们学习,只有将京城苏家上下的人心拢在一起,子孙就算不能个个是人才,也不会变成纨绔、败家子。”

    这一晚,祖孙二人聊了很多,从畅谈京城苏氏的未来,说到了因材施教的问题。甄苏有了现代那世的记忆,在教学上有现代的教育理念、观点,常常能让苏敬斋耳目一新。

    说了教育问题后,甄苏又问起苏敬斋提携的江南苏家的五个后辈。

    苏敬斋道:“你不赞同?”

    “举人入仕,两个谋到县令之职,三个谋到县丞之职,外祖为公,引候补官员入仕是本分,举江南苏氏入仕担有极大的风险。”

    若是这些人极才干,举荐他们入仕不会有功;但若这些人犯过,举荐之人却有过。

    大齐官员入仕,或是权臣高官的举荐,或是通过科考,举荐者占三,科考者占七,而举荐者没有大功、人脉很难升官,但科考者则是通过每三年的考评,按资排辈,但实则也是看功劳与人脉。

    甄苏了晓了大齐官场的制度后,就知道苏敬斋此举几乎冒了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