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有娶高门妻,一辈子幸幸福福的,可事实更多的是柳云帆说的这种情况。可惜明知道这种情况居多,还是很多人想走捷径,正如此柳云帆的选择才更显得难能可贵。

    在他这里人品比学识更重要,没有好的人品,就是学识再好,也入不了他的眼。相反,柳云帆这样的人品,就是学识差一点,他也乐意收下他,更何况人家还是个读书的好苗子,“明知道咱们本经不一样,你还想拜我为师,可是有什么打算?”

    “我想换本经。”

    伍子敬蹙眉,“换本经可不是小事。”所谓本经就是穷其一生研究的,“放弃已经有所成的本经,从头开始研究几乎全新的经书,你觉得自己能胜过那些花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研究的人吗?”

    参加乡试的人起码也读了十年的本经,多的读三四十年都有。再好的天赋,想用三年的时间,赢过别人研究十年的时间也有难度。

    “因为您的本经是《春秋》,我才敢说换本经的话,换做其他经我不敢这样说。因着《易经》和《春秋》尤其是《春秋·左传》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和发展的,为了更好研究《易经》我没少费心思研究《春秋》。”

    从渊源上说,《易经》是通过总结和发展《春秋·左传》记录的古法预测形成的,只是相比较《春秋·左传》直接的描述,《易经》在描述方面很是晦涩难懂,所以初学《易经》他是从《春秋》入手的。

    的确是柳云帆说的这个理,所以除自己的本经《春秋》外,其他四经他研究最多的也是《春秋》,可就算如此伍子敬也不敢说,自己对《易经》的研究比得上那些才研究了几年的人,“果然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不敢说我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可一本书读个三五遍就记住却是没问题的。这就让我随时随地都能想书中各部分内容的意思,遇到有不懂的地方记下来,然后找老师请教。如此一来,我读书的效率比旁人快了十倍不止。”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每读一个百遍,就重新梳理一次意思,把最新的理解记下来,与夫子探讨,彻底了解透这个百遍新理解的意思,再接着进行下面一个百遍。

    如此反复,他学习的效率不说比一般人高出十倍,七八倍起码是有的。

    “那我就考校考校你,你要真有些底子,又有你这比旁人好的优势,换本经的事就照你说的来。相反,你就老老实实继续以《易经》为本经,大不了真碰上我回答不了你的问题,我写信问我那些昔日的同窗。”

    这是最直观的做法,柳云帆自是没意见,于是两人开始在书房里探讨了起来……

    伍子敬说前些天她给其夫人准备的那些草药,效果很是不错,叶清函便趁伍子敬跟柳云帆切磋时,背着背篓上山采药。

    初冬时节万物凋零,并不是采药的好时机,好在她经常上山采药,哪些地方有她想要的草药,她心里门儿清着,所以一个来时辰的时间,她就背着背篓往回走。

    这会儿正农闲,地里头的活计不多,不少人往山里窜,有捡柴火的、有烧木炭的、还有捡锥栗的。叶清函遇上了不少人,一路上有不少人跟她打招呼,眼见柳家就在不远处,她想着总算能松口气。

    结果这口气还没松,就听到一道不是那么友好的声音,“又开始你那收买人心的一套了,我说你现在好歹也是秀才娘子啦,还做这种掉价的事儿,就不怕别人说你那秀才相公的不是吗?”

    不用见人,只闻其声,叶清函就知道开腔的人,是那个跟原主不对付的异母姐叶清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