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教授看着兴奋的向江海,“向站长,我也正有此意,就是不知道咱们其他的养殖户,肯不肯配合?”

    潘教授所说,正是向江海的担心。

    看到检验报告,听潘教授介绍了技术的概况,向江海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带动广义村、城关镇甚至整个正阳县畜禽养殖产业大发展的一个有利契机。

    只要这项技术推广开来,城关镇的养殖业,就可以形成独特的产品竞争力,关键是可以藉此提高产品的溢价。

    这对于带动整个城关镇的养殖户增收,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有着强烈的示范意义。

    但同时,了解整个城关镇的农民现状,尤其是广义村贫困农户想法的向江海更是知道,这项工作又是多么的艰巨。

    按理说,对农民来说,这是天大的好事。新技术能为他们带来增收增效的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可现实是,在向江海之前,不知有多少乡镇干部,也不知有多少无良的合作企业,打着类似的旗号,让这些善良的农民吃过不少亏,上过不少当。

    到向江海接手这项工作时,农户们只要一听是镇里安排的什么新技术,或者是上面要求种什么、养什么,一律不加思索地无条件排斥。

    并有这样一句话等着前来做工作的干部们:“镇上让我们种什么养什么可以,到时候你们镇上把东西都收了就行。”

    言外之意:谁下的指令,谁负责收货给钱,否则,不伺候你们这壶。

    就拿潘教授的技术试验来说,这个参与试验的养殖户,还是向江海靠私人交情,好说歹说才同意的。

    而且要求向江海以农经站的名义立下字据,所有的成本都由站里承担,如果有损失也由站里负责赔偿。

    这些要求都满足后,才不情不愿地让贺晓雅带着潘教授的团队进驻试验。

    潘教授团队在这里的一个多月,已经领教了周围农户的白眼。

    更有一些人经常过来,说些‘知识分子只会种高粱米’之类的风凉话。

    潘教授他们是搞科研的,对说服农户的工作自然不在行,也没兴趣。

    此刻,抛出这一实际问题,也的确很现实,很尖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