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兵行险招(下)
依照黄崇的想法应该是吴国派人到川中学习,而非是川中将马钧送到吴国。吴主孙亮以及江东群臣自然不愿如此,把马钧请来才算稳当,派些人去了能学多少不说,马钧的发明可不止是投石车这一项。
蜀汉让吴人入川固然是保护马钧,可谁知道有没有保护其他技术不外泄的意图?
探讨了许久终是吴人做出了让步,在吴国之内挑选有才干的巧匠到川中拜马钧为师,学习特质投石车的技术。人数控制在十余人左右,过多了似乎马钧也教导不过来。
双方的合作有了基础,剩下的便顺利得多了。为了使江东尽快的出兵攻打魏国,黄崇带着吴国使臣陆胤往川中,一时觐见蜀主刘禅,二是在白帝城装载七十架投石车送到吴国,并随船派人指导使用。
有了投石车,吴国的工匠安心在川中跟随马钧,而吴国的十几万大军便可以再次与曹魏一决高下了。
这些动作虽然隐蔽,但瞒不过荀勖。蜀汉使者匆匆的离开,东吴的世家逐渐冷落的态度,都是一个信号。吴主还没有发话但形势愈加的明显,这一次吴国选择站到蜀汉一边——自身的利益被满足后。
荀勖掂量着时间,观察着江东君臣的举动和调派,心中估算个时间便派人先行回转江北把消息通传给晋公以及两淮的魏军,早做准备。江东世家虽说减少了往来,但每日依旧是有人前来拜会和宴请,国事是国事,做臣子的不过是建议,决定权始终在吴主孙亮手中。
这些世家来宴请和讨教不过是家族之间的琐事,尽自己的地主之谊罢了。先前那么多世家豪族设过宴,眼看着荀勖就要离开江东还不抓紧时间来请?不然等荀勖回到了北方和人提及江东过往,难免自己会被北方的士族轻看。
荀勖到底是颍川高门荀家的后人,明知自己此行到此为止,行为举止上仍旧是从容以待,不见丝毫的慌张和焦虑。这等派头被江东士人看在眼中更是称赞一片,抛开国事,这荀家后人名士的风度,端的是不同凡响。
没过几天荀勖便发现事有蹊跷,陆府往日里都是人潮熙攘,不少文臣武将在府门前要求见陆凯。这几日经过陆府门前时竟然是冷冷清清,难道陆凯已经返回了江北军中!?
压下心头的悸动,荀勖开始琢磨如何打探消息。若是吴国真的准备兴兵再战,这个时候打探消息只怕是难有成效。那些世家豪族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对自己泄露这天大的机要。
半个月就这么过去了,派去江北送信的人始终没有回音,在建业这繁华的江南都城中也探不到风吹草动。就在这个时候吴主孙亮召见了荀勖,在宫中大摆筵席款待荀勖,为其送行。
话虽然不多但以说的再明白不过,吴蜀乃是同盟,作为盟友可没有背盟行事的理由。因此只能谢绝魏主曹奂以及晋公司马昭的好意,两国还是兵戎相见的结果。
对此荀勖早有准备,完全在自己的预料之中。拖延时间的战略算是到了头,接下来便是战场上看两家的手段了。吴国攻坚的能力着实是差了些,这两个多月想必寿春的城防也休整完毕,没什么担心的。
第二天早上,荀勖和魏国的侍从收拾好了行装便离开了建业。江东士人都来相送,就在荀勖与众人依依话别之时,却突然发现半月前派往江北的侍从被吴人送了过来。
那侍从见到荀勖就长跪不起,磕头不停的哭诉,自己出了建邺城就被人捉去,那封告急的信,还在怀里……
……
东方的形势有了变化,西线的苦战也接近了尾声。魏将钟会围攻蜀汉大将军姜维的部队,姜维率军抵死不退兵力仅剩万人。
依照黄崇的想法应该是吴国派人到川中学习,而非是川中将马钧送到吴国。吴主孙亮以及江东群臣自然不愿如此,把马钧请来才算稳当,派些人去了能学多少不说,马钧的发明可不止是投石车这一项。
蜀汉让吴人入川固然是保护马钧,可谁知道有没有保护其他技术不外泄的意图?
探讨了许久终是吴人做出了让步,在吴国之内挑选有才干的巧匠到川中拜马钧为师,学习特质投石车的技术。人数控制在十余人左右,过多了似乎马钧也教导不过来。
双方的合作有了基础,剩下的便顺利得多了。为了使江东尽快的出兵攻打魏国,黄崇带着吴国使臣陆胤往川中,一时觐见蜀主刘禅,二是在白帝城装载七十架投石车送到吴国,并随船派人指导使用。
有了投石车,吴国的工匠安心在川中跟随马钧,而吴国的十几万大军便可以再次与曹魏一决高下了。
这些动作虽然隐蔽,但瞒不过荀勖。蜀汉使者匆匆的离开,东吴的世家逐渐冷落的态度,都是一个信号。吴主还没有发话但形势愈加的明显,这一次吴国选择站到蜀汉一边——自身的利益被满足后。
荀勖掂量着时间,观察着江东君臣的举动和调派,心中估算个时间便派人先行回转江北把消息通传给晋公以及两淮的魏军,早做准备。江东世家虽说减少了往来,但每日依旧是有人前来拜会和宴请,国事是国事,做臣子的不过是建议,决定权始终在吴主孙亮手中。
这些世家来宴请和讨教不过是家族之间的琐事,尽自己的地主之谊罢了。先前那么多世家豪族设过宴,眼看着荀勖就要离开江东还不抓紧时间来请?不然等荀勖回到了北方和人提及江东过往,难免自己会被北方的士族轻看。
荀勖到底是颍川高门荀家的后人,明知自己此行到此为止,行为举止上仍旧是从容以待,不见丝毫的慌张和焦虑。这等派头被江东士人看在眼中更是称赞一片,抛开国事,这荀家后人名士的风度,端的是不同凡响。
没过几天荀勖便发现事有蹊跷,陆府往日里都是人潮熙攘,不少文臣武将在府门前要求见陆凯。这几日经过陆府门前时竟然是冷冷清清,难道陆凯已经返回了江北军中!?
压下心头的悸动,荀勖开始琢磨如何打探消息。若是吴国真的准备兴兵再战,这个时候打探消息只怕是难有成效。那些世家豪族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对自己泄露这天大的机要。
半个月就这么过去了,派去江北送信的人始终没有回音,在建业这繁华的江南都城中也探不到风吹草动。就在这个时候吴主孙亮召见了荀勖,在宫中大摆筵席款待荀勖,为其送行。
话虽然不多但以说的再明白不过,吴蜀乃是同盟,作为盟友可没有背盟行事的理由。因此只能谢绝魏主曹奂以及晋公司马昭的好意,两国还是兵戎相见的结果。
对此荀勖早有准备,完全在自己的预料之中。拖延时间的战略算是到了头,接下来便是战场上看两家的手段了。吴国攻坚的能力着实是差了些,这两个多月想必寿春的城防也休整完毕,没什么担心的。
第二天早上,荀勖和魏国的侍从收拾好了行装便离开了建业。江东士人都来相送,就在荀勖与众人依依话别之时,却突然发现半月前派往江北的侍从被吴人送了过来。
那侍从见到荀勖就长跪不起,磕头不停的哭诉,自己出了建邺城就被人捉去,那封告急的信,还在怀里……
……
东方的形势有了变化,西线的苦战也接近了尾声。魏将钟会围攻蜀汉大将军姜维的部队,姜维率军抵死不退兵力仅剩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