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不仅仅是一枚火箭,而是一项重大工程,暨华夏载人航天工程,要说明这个工程的由来,需要追根溯源到十多年前。
1970年4月24日,对华夏的航天人来说,是一个值得被永远铭记的日子,这一天,华夏自主研制的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使华夏成为全球第5个成功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趁着卫星发射成功,举国欢腾之际,当时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钱学深提出,华夏要搞载人航天!他的建议获得了时任华夏领导人的同意,项目于1971年4月获得批准,代号“714工程”,项目中的载人飞船被命名了一个充满希望的名字:“曙光一号”。
但很可惜,当时的华夏,无论是国内形势还是技术储备、资金能力都不足以支撑这样一个庞大的计划,项目在1975年被迫下马。
项目虽然下马了,但华夏航天人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追逐梦想的步伐,11年后,奠定华夏未来科技发展纲要的“863”计划从国家层面开始推行,并把发展航天技术列为其中一个重点推进大项。
1987年2月,国防科工委组建“863计划航天技术专家委员会”代号863-2,委员会包括两个专家组,暨大型运载火箭及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组,代号863-204;载人空间站系统及其应用组,代号863-205。这两个专家组的成立,标志着华夏中断了11年的载人航天工程正式重启。
从1987年专家组成立伊始,便开展了详尽的方案论证工作,到1992年,方案论证工作告一段落,形成了完整的项目发展报告并呈报政务院审批,同年9月21日,报告正式获批,至此,华夏的载人航天事业从方案论证阶段转入正式研制阶段,按华夏传统,该项目按批复时间被命名为“921工程”。
“921工程”确定了华夏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
第二步,在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并利用载人飞船技术改装、发射一个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第三步,建造载人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在另一个时空,“921工程”正式立项的7年后,1999年11月,华夏发射了首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之后又陆续发射了4艘无人飞船,在充分论证了一系列技术之后,于2003年10月15日发射了华夏首艘载人宇宙飞船“神舟五号”,实现了华夏民族数千年以来的飞天夙愿。
不过,身为航天领域资深专家的任新铭还知道,除了已经获得了批准的“921工程”三步走计划之外,航空航天部还有一个规模更加宏大,执行时间跨度更长的“三步走”计划,在这个计划中,实现载人航天并建立空间站,只是其中的第一步!
这个计划的三步分别是“神舟”、“嫦娥”以及“天问”。
“神舟”自不必说,就是实现载人航天并建立空间站,而“嫦娥”的目标,当然是载人登月,“天问”则将目标瞄准了遥远的火星!
要实现这样一个宏伟的计划,需要几代人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任新铭知道以自己的年纪,恐怕都不一定能看到第一步的成功,但他和他的“老伙伴”们却义无反顾地全身心投入到了这个计划当中。
因为他们相信,火星再远,只要坚持不懈地走下去,以身为基,为后来者铺就前进的道路,那么,后来者必然不会辜负他们的付出和希望,总有一代人能抵达!
眼前不就有一个主动站出来的年轻人么?
任新铭,以其无可争辩的资历担任着“921工程”中大型运载火箭及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组组长一职,这个专家组在工程正式立项后,已经转职成了天地往返系统的工程技术委员会,目前,这个委员会最主要的任务当然就是进一步完成对华夏重型运载火箭的项目论证工作。
1970年4月24日,对华夏的航天人来说,是一个值得被永远铭记的日子,这一天,华夏自主研制的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使华夏成为全球第5个成功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趁着卫星发射成功,举国欢腾之际,当时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钱学深提出,华夏要搞载人航天!他的建议获得了时任华夏领导人的同意,项目于1971年4月获得批准,代号“714工程”,项目中的载人飞船被命名了一个充满希望的名字:“曙光一号”。
但很可惜,当时的华夏,无论是国内形势还是技术储备、资金能力都不足以支撑这样一个庞大的计划,项目在1975年被迫下马。
项目虽然下马了,但华夏航天人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追逐梦想的步伐,11年后,奠定华夏未来科技发展纲要的“863”计划从国家层面开始推行,并把发展航天技术列为其中一个重点推进大项。
1987年2月,国防科工委组建“863计划航天技术专家委员会”代号863-2,委员会包括两个专家组,暨大型运载火箭及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组,代号863-204;载人空间站系统及其应用组,代号863-205。这两个专家组的成立,标志着华夏中断了11年的载人航天工程正式重启。
从1987年专家组成立伊始,便开展了详尽的方案论证工作,到1992年,方案论证工作告一段落,形成了完整的项目发展报告并呈报政务院审批,同年9月21日,报告正式获批,至此,华夏的载人航天事业从方案论证阶段转入正式研制阶段,按华夏传统,该项目按批复时间被命名为“921工程”。
“921工程”确定了华夏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
第二步,在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并利用载人飞船技术改装、发射一个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第三步,建造载人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在另一个时空,“921工程”正式立项的7年后,1999年11月,华夏发射了首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之后又陆续发射了4艘无人飞船,在充分论证了一系列技术之后,于2003年10月15日发射了华夏首艘载人宇宙飞船“神舟五号”,实现了华夏民族数千年以来的飞天夙愿。
不过,身为航天领域资深专家的任新铭还知道,除了已经获得了批准的“921工程”三步走计划之外,航空航天部还有一个规模更加宏大,执行时间跨度更长的“三步走”计划,在这个计划中,实现载人航天并建立空间站,只是其中的第一步!
这个计划的三步分别是“神舟”、“嫦娥”以及“天问”。
“神舟”自不必说,就是实现载人航天并建立空间站,而“嫦娥”的目标,当然是载人登月,“天问”则将目标瞄准了遥远的火星!
要实现这样一个宏伟的计划,需要几代人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任新铭知道以自己的年纪,恐怕都不一定能看到第一步的成功,但他和他的“老伙伴”们却义无反顾地全身心投入到了这个计划当中。
因为他们相信,火星再远,只要坚持不懈地走下去,以身为基,为后来者铺就前进的道路,那么,后来者必然不会辜负他们的付出和希望,总有一代人能抵达!
眼前不就有一个主动站出来的年轻人么?
任新铭,以其无可争辩的资历担任着“921工程”中大型运载火箭及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组组长一职,这个专家组在工程正式立项后,已经转职成了天地往返系统的工程技术委员会,目前,这个委员会最主要的任务当然就是进一步完成对华夏重型运载火箭的项目论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