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卯时,二丫看灶膛的火灭了,估摸着道:“应该差不多了。”

    锅盖揭开,包子比那次蒸的还好,一个个又大又圆,一个挨着一个一个挤着一个,汤和油透过包子皮,让包子看起来更加油亮。

    许娘子看看了下面几屉,也不错,笑着招呼崔大山把锅搬到车上捆好。

    崔如英回屋里拿油纸,许娘子又把钱匣子拿上,夫妻俩推车往街上走。

    天还没亮呢,巷子里安静极了,邻居家都黑着,走了两步,崔如英听见狗叫,给她吓了一跳。

    “三丫,上来,爹娘推着你走。”许娘子这会儿心潮澎湃,心里就像包子一样冒着热气。

    崔如英往车上一坐,“娘,还有多久呀。”

    家里二丫看着火呢,崔大郎看着弟弟妹妹,一会儿崔大山还得回去。

    这样的日子也好,一家人都在一块儿。

    许娘子:“快了,一会儿到了你先吃个包子。”

    崔如英却摇摇头,“娘,我今儿想喝豆浆吃油条,成吗?”

    总吃包子也吃够了,再好吃也不能连着吃三顿,前天中午吃了四个,晚上一个,昨天中午吃两个,再吃她都成包子了。

    许娘子咬咬牙,“只要咱们包子能卖出去,今儿你想吃啥就吃啥。”

    街上摊贩已经开始摆摊了,卖阳春面的摆上了桌子椅子,来吃早饭的多是一大早去上工的,来不及在家里吃,有个桌子吃起来也方便。

    这条街热闹,除了卖早食的,还有来这卖活鸡鸡蛋的。

    这个时辰衙门的还没上职,所以连摊位费都不用交,不过要是待太久,等着衙门的人过来,不仅得被赶走,还得交银子罚钱。

    崔家人来的不算早,位置也由不得他们挑,就在卖烧饼和卖豆浆油条的中间挤了块巴掌大的地方。

    摆了两条凳子,把蒸锅架在上头。锅盖揭开,白胖的包子皮,有的浸了褐色的酱汤。

    行人路过,来去匆匆。